党史大事件20篇

|剖析材料

【www.hywsbj.com--剖析材料】

党史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是全体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以下是好运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史大事件20篇范文,欢迎参考借鉴~

党史大事件篇1

  时间 1919年5月 地点 北京

  事件 五四运动

  简介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爱国学生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反对北洋政府准备在损害中国主权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支持,最终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并取得了胜利。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思想上、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准备。

  时间 1920年8月 地点 上海

  事件 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成立

  简介

  1920年春夏之交,陈独秀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基础,多次召集会议,商讨建党问题。1920年8月,在上海环龙路渔阳里2号的《新青年》编辑部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推选陈独秀为负责人,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诞生。

  时间 1921年7月 地点 上海、嘉兴

  事件 中共一大

  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举行,会议在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召开。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选举产生了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时间 1922年7月 地点 上海

  事件 中共二大

  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大会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区分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制定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等文件。

  时间 1923年2月 地点 京汉铁路沿线

  事件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简介

  亦称“二七大罢工”。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沿线三万多工人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总同盟罢工。7日,吴佩孚派军队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镇压,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罢工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影响。

  时间 1923年6月 地点 广州

  事件 中共三大

  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3年6月12至20日在广州举行。大会讨论并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以及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性的决议案,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打下政治基础。

  时间

  1924年1月-

  1927年7月

  地点 全国

  事件 国民革命

  简介

  国民革命,也被称为大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之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大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清共”,国共合作破裂。

  时间 1924年5月 地点 广州

  事件

  黄埔军校建立

  简介

  在苏联帮助下,国共合作的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于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创立(即黄埔军校)。孙中山任军校总理,委任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中国共产党从各地选派许多党、团员和革命青年到军校学习。11月,周恩来出任军校政治部主任,健全政治工作制度。

  时间 1925年1月 地点 上海

  事件 中共四大

  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会议。大会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规定。

  时间 1925年5月 地点 上海

  事件 五卅运动

  简介

  1925年5月30日,英帝国主义巡捕在上海开枪屠杀游行的学生和群众,造成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这一事件引起全国人民的公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地举行游行示威、罢工、罢课和罢市,形成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

  时间 1925年-1926年 地点 香港、广州

  事件 省港大罢工

  简介

  1925年6月19日,为了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广州和香港爆发了规模宏大的省港大罢工。此次罢工由共产党人邓中夏及苏兆征领导,历时1年零4个月,是世界工运史上时间最长的大罢工之一。省港大罢工,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沉重地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对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和准备北伐战争发挥了积极作用。

  时间 1925年12月 地点 /

  事件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

  简介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辨明了中国革命的敌人和朋友,从而集中了当时党内的正确主张,初步提出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为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时间 1926年3月 地点 广州

  事件 中山舰事件

  简介

  也被称为“三二〇事件”。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调动军队宣布戒严,断绝广州内外交通;逮捕李之龙,扣留中山舰及其他舰只;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收缴其卫队枪械;包围广州东山的苏联顾问所;驱逐了黄埔军校中及国民革命军中以周恩来为首的共产党员。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蓄意打击和排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事件,成为国共关系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

  时间 1926年7月 地点 广州

  事件

  北伐战争开始

  简介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至11月,基本消灭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势力。在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屡破强敌。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共产党领导的湘鄂赣等省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党史大事件篇2

  1、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2、1840年:英军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3、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斗争。农民阶级,抗英但是不反封建。发生在鸦片战争时期。

  4、1842年8月:《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5、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农民阶级,提出《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6、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天津条约》。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签《北京条约》。

  7、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

  8、19世纪70至80年代:"边疆危机":英国从印度侵人西藏,又从缅甸入侵云南;法国则从越南侵犯广西;俄国从中亚人侵新疆;日本吞并琉球、侵犯中国台湾。

  9、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9月黄海海战(邓世昌)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签《马关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1894年:孙中山创立“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1、1895年:康有为“公车上书”。

  12、1898年: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13、1899年:义和团起义。农民阶级。口号:“扶清灭洋”。遭到中外联合绞杀。

  14、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5、1904—1905年:日俄战争,争夺中国东北但清政府局外中立。

  16、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资产阶级革命派。

  17、1906年:萍浏醴起义,同盟会第一次武装起义。

  18、1911年:黄兴、孙中山,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同盟会影响最大的一次起义。

  19、1911年5月:保路运动。

  20、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

  21、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

  22、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告友邦书》企图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外债。

  23、1912年2月:清帝退位,帝制的终结,标志着清王朝的统治结束。

  24、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

  25、1913年:袁世凯刺杀宋教仁,掀起“二次革命”。

  26、1914年:孙中山建立“中华革命党”,但具有很强的宗派性、脱离群众。

  27、1915年1月:“二十一条”。

  28、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

  29、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

  30、1915年12月:护国(中华民国)运动。

  31、1918年:护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运动。不仅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还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党史大事件篇3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提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  

  本期“学‘四史’守初心——党史篇”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为时间轴,记录了这99年来的光辉岁月。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派出13名代表,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纲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二、二大制定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1922年7月,二大在上海举行。最低纲领为:清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为: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三、党的三大  

  1923年6月12~20日,在广州召开三大,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做了准备。  

  四、北伐战争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北伐,直接目标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五、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领导下,在南昌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六、“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着重批判了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选出瞿秋白为首的新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七、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湘鄂边界秋收起义爆发。10月上旬,毛泽东率领起义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这是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八、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湘赣两省交界的井冈山。1928年2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  

  九、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28~29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即古田会议。毛泽东当选为书记。古田会议决议案的中心思想是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在军队建设方面,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等;在党的建设方面,决议强调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等。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红军长征 

  由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在党的领导下,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十一、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 

  十二、“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北平学生高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之后,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吞并华北进而独占中国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的妥协投降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十三、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17~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明确提出了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瓦窑堡会议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全民族抗战兴起过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表明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正在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十四、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爆发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借口炮轰宛平城,攻击卢沟桥。当地中国驻军二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则开展了全国性抗战。  

  十五、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1941年1月24日,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对日军的进攻,达到105个团、20万余人,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全国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带战略性进攻的战役,振奋了全国民心。  

  十六、党的七大  

  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七大在延安举行。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  

  十七、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十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大会通过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通过北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改名为北京;决定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国旗为五星红旗。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  

  十九、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度奠定了制度基础,这是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二十、党的八大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八大在北京召开。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八大是一次解放思想、民主开放的大会,是一次成功的大会。  

  二十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实际上成为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我国改革开放由此拉开了序幕。党和人民踏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一个伟大的转折点载入党的光辉史册。  

  二十二、党的十二大  

  1982年9月1~11日,十二大在北京举行。大会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和“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大会制定了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实现了制度化。 

  二十三、党的十三大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大会的突出贡献,是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二十四、党的十四大  

  1992年10月12~18日,十四大在北京举行。大会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五、党的十五大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十五大在北京举行。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并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二十六、党的十六大  

  2002年11月8~14日,十六大在北京举行。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写入党章,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11月15日,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胡锦涛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七、党的十七大  

  2007年10月15~21日,十七大在北京召开。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党的十七大的重大理论贡献。11月22日,十七届一中全会选举胡锦涛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八、党的十八大  

  2012年11月8~14日,十八大在北京举行。大会确定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1月15日,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九、党的十九大  

  2017年10月18~24日,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大会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三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史大事件篇4

  1、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爆发的以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一场新的伟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始,并由此引起了一场广泛的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
  2、党的早期组织
  1920年8月,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成立。此后,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3、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3人,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山东代表是王尽美、邓恩铭。
  4、党的第一部章程
  1922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
  5、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前后持续时间达13个月之久,爆发的罢工斗争达100余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30万人以上。
  6、第一次国共合作
  党的三大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7、五卅运动
  中国人民以上海工人为主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25年5月30日发动的反帝爱国的革命群众运动。五卅运动的爆发,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8、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9、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着重批评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10、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等领导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1、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等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
  1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3、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会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来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
  14、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即古田会议。会议初步解决了在党员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如何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着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问题,以及在农村进行战争的环境中,如何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1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930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村举行,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任主席。
  16、九一八事变
  也称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日本驻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发动的武装进攻沈阳的严重事件。九一八事变后的4个多月内,整个东北沦为日本的占领地。
  17、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一带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实现了战略大转移。1936年10月,红四、红二方面军分别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18、长征精神
  1996年10月,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上,高度概括了长征精神的内涵:一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二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三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四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五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19、遵义会议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20、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北平学联组织的大规模抗日爱国运动。抗日救亡斗争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1、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西安定县(今子长)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
  22、西安事变
  也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在西安附近的临潼扣留了蒋介石,并向全国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通电。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在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的共同努力下,蒋介石被迫作出“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初步实现。
  23、卢沟桥事变
  又称七七事变,是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策划的一个严重事件。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和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24、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谈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
  25、洛川会议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冯家村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洛川会议是在全国抗战刚刚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26、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歼敌1000余人,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日军的第一个大胜仗。
  27、《论持久战》
  1938年5月,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写的一篇重要的军事理论著作。《论持久战》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深刻阐述了党关于抗日战争的指导方针和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是党指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
  28、大生产运动
  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发出“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伟大号召,解放区军民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性生产运动。
  29、延安精神
  2002年4月,江泽民在陕西考察时,高度概括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30、三大法宝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31、百团大战
  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的破袭作战。这次战役持续3个半月,八路军参战部队有105个团20余万人,共作战1824次,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俘敌1.8万余人,是抗战时期八路军发动的规模最大、参战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
  32、延安整风运动
  中国共产党1942年2月至1945年4月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主要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33、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4、三大作风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35、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36、重庆谈判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抵达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谈判从8月29日开始,到10月10日结束。国共双方签署了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37、全面内战爆发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以围攻鄂豫边宣化店为中心的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
  38、《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10月10日正式颁布。它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公开颁布的第一个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39、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在林彪、罗荣桓指挥下,发起辽沈战役。这次战役历时52天,歼敌47.2万人。
  40、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在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的统一指挥下,发起淮海战役。这次战役历时66天,歼敌55.5万人。
  41、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29日,人民解放军在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的平津前线总前委领导下,发起平津战役。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这次战役历时64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
  42、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全会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即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
  43、“两个务必”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4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决定国都定于北平,并改名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国旗为五星红旗。
  4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
  46、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47、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
  1950年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并于5月1日颁布实施。
  48、土地改革运动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从1950年冬季开始,一场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新解放区农村广泛展开。到1953年春,中国大陆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都完成了土地改革。
  49、抗美援朝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援助朝鲜人民抵抗美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保卫中国安全而进行的正义战争。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1953年7月27日,交战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国内经济恢复和民主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50、“三反” 运动
  1951年12月至1952年10月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运动。
  51、“五反”运动
  1952年1月至10月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
  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53、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早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有明确规定。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是民族区域自治走向法律化、制度化的第一步。
  5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由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6、过渡时期总路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7、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58、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到1957年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等主持制定的,“一五”计划建设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59、《论十大关系》
  1956年4月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比较系统地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这十大关系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60、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61、党执政后的第一部党章
  党的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执政后的第一部党章。
  6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系统阐述了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以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63、雷锋精神
  雷锋,1940年出生,湖南省望城县人,沈阳军区工程兵某部战士。1962年8月15日,在执行任务时不幸因公殉职。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恩来在题词中对雷锋精神作了高度概括:“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64、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1922年出生,山东淄博人,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1964年5月被肝癌夺去生命。1967年2月7日,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人民日报》社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他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完全彻底地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
  65、大寨精神
  1964年毛泽东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之后,周恩来把大寨精神概括为: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
  66、大庆精神
  1964年,毛泽东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1990年,江泽民高度概括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
  67、“两弹一星”
  新中国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的代表成果。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68、王杰精神
  王杰,1942年出生,山东金乡县人,济南军区驻江苏徐州某部战士。1965年7月在一次训练中为掩护民兵而英勇牺牲。王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他在生前的豪迈誓言:“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对王杰及“两不怕”精神给予高度赞扬。
  69、“文化大革命”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70、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立即把台湾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第2758号决议。11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升起。
  71、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曾经长期尖锐对立的中美两国从此走上实现关系正常化的道路。
  72、粉碎“四人帮”
  1976年10月6日,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对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及其在北京的帮派骨干实行隔离审查,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粉碎“四人帮”的胜利,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从危难中挽救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为党和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创造了前提。
  7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978年在邓小平、胡耀邦等同志的领导和推动下进行的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由此,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国展开。
  7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会前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全面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次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7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代表中央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他指出,我们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紧密相连,构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基本内容。
  7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民创造了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生产责任制。1980年9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从1982年到1984年,中央连续三年都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给予充分肯定,从而使“双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行,人民公社制度随之被废除。
  77、创建经济特区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试办出口特区,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厦门设置特区。1980年5月,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4月中共中央正式批准开发浦东,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78、《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作了科学总结,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
  79、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2年9月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
  80、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适时地把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进行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
  81、“八六三”计划
  即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1986年3月提出,1987年3月开始正式组织实施。“八六三”计划的实施,为我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8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83、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各项改革任务。
  84、“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党的十三大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被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85、“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86、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87、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88、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把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
  89、孔繁森精神
  孔繁森,山东聊城人,中共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委书记。1994年11月,不幸以身殉职。1995年5月,《人民日报》刊登了江泽民的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孔繁森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领导干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风貌,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杰出代表。
  90、“科教兴国”战略
  是中共中央从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在分析世界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宏伟目标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91、香港回归
  1984年12月中英双方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在香港举行政权交接仪式,香港回归祖国。
  92、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规划了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
  93、抗洪精神
  1998年夏,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超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珠江流域的西江和福建闽江也一度发生大洪水。面对特大洪水的袭击,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军民协同作战,展现出崇高的精神,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的抗洪精神。
  94、“三讲”教育
  1998年到2000年底,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的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95、澳门回归
  1987年1月,中葡两国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在澳门举行交接仪式,澳门回归祖国。
  96、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11月10日,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批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97、“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2001年9月,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决定》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8个方面的要求,即“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98、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9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100、“五个统筹”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党史大事件篇5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派出13名代表,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纲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二、二大制定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1922年7月,二大在上海举行。最低纲领为:清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为: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三、党的三大

  1923年6月12~20日,在广州召开三大,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做了准备。

  四、北伐战争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北伐,直接目标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五、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领导下,在南昌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六、“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着重批判了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选出瞿秋白为首的新的中国中央临时政治局。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七、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湘鄂边界秋收起义爆发。10月上旬,毛泽东率领起义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这是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八、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湘赣两省交界的井冈山。1928年2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

  九、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28~29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即古田会议。毛泽东当选为书记。古田会议决议案的中心思想是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在军队建设方面,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等;在党的建设方面,决议强调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等。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红军长征

  由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在党的领导下,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十一、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

  十二、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北平学生高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之后,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吞并华北进而独占中国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的妥协投降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十三、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17~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明确提出了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瓦窑堡会议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全民族抗战兴起过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表明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正在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十四、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爆发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借口炮轰宛平城,攻击卢沟桥。当地中国驻军二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则开展了全国性抗战。

  十五、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1941年1月24日,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对日军的进攻,达到105个团、20万余人,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全国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带战略性进攻的战役,振奋了全国民心。

  十六、党的七大

  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七大在延安举行。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

  十七、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十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大会通过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通过北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改名为北京;决定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国旗为五星红旗。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

  十九、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度奠定了制度基础,这是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二十、党的八大【七大在延安,八大及以后都在北京】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八大在北京召开。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八大是一次解放思想、民主开放的大会,是一次成功的大会。

  二十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实际上成为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我国改革开放由此拉开了序幕。党和人民踏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一个伟大的转折点载入党的光辉史册。

  二十二、党的十二大

  1982年9月1~11日,十二大在北京举行。大会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和“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大会制定了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实现了制度化。

  二十三、党的十三大

  1987年10月25~11月1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大会的突出贡献,是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二十四、党的十四大

  1992年10月12~18日,十四大在北京举行。大会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五、党的十五大

  1997年9月12~18日,十五大在北京举行。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并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二十六、党的十六大

  2002年11月8~14日,十六大在北京举行。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写入党章,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11月15日,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胡锦涛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七、党的十七大

  2007年10月15~21日,十七大在北京召开。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党的十七大的重大理论贡献。11月22日,十七届一中全会选举胡锦涛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八、党的十八大

  2012年11月8~14日,十八大在北京举行。大会确定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1月15日,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九、党的十九大

  2017年10月18~24日,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大会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三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史大事件篇6

  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初 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1922年7月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4年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5年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 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8月 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927年底 广州起义

  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1935年 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 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5年 一二.九运动

  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1937年 八一三事变

  1937年9月 凇沪会战

  1937年 平型关大捷

  1937年秋 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

  1938年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2年 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1945年 双十协定签字

  1946年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8年9月 辽沈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 淮海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 平津战役开始

  1949年春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 土地改革运动开始

  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

  10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1956年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 中国共产党进行整风,反右派斗争开始

  1958年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 “反右倾”斗争

  1964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1年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

  1972年 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6年 四五运动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8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9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00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002 获得2008奥运会举办权

  2003 中共16大召开

  2003 非典爆发

  2008 中共17大召开

  2008 北京奥运会举办 中国军团获得50枚金牌 共100枚奖牌

党史大事件篇7

  一、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并举行游行示威,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虽有阻扰,但是还是迅速得到全国各界的支持。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9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刊出一期由他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新青年》杂志的出版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建立。1920年10月,北京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这是北方最早的党组织。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和浙江嘉兴举行。大会决定,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

  四、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并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分析了中国革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分析了中国社会状况,阐明了中国社会的性质、革命的性质。

  五、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共产党员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等参加了大会。会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六、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创立

  毛泽东在1928年10月和11月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1930年1月,他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第一次指明了党的工作要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这样,毛泽东提出了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明确观念。

  七、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力量解决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会议重新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军事路线。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党史大事件篇8

   《新青年》杂志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刊物之一,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央机关刊物之一。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9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杂志。陈独秀在改刊后的《新青年》上发表《新青年》一文。号召青年做“新青年”。他提出“新青年”的标准是:生理上身体强壮;心理上是“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而“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在自力创造幸福,而“不以个人幸福损害国家社会”。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揭露封建制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强调要寄希望于“青春中国之再生”;号召青年“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新青年》编辑部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新青年》11年的历程中,虽然存在着缺点,但它始终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用革命思想和战斗精神,影响和培养了五四时期整整一代的革命者,有着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俄国无产阶级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联合贫苦农民,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举行的一次武装革命。因其发生在1917年俄历10月,故名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明了争取民族解放的道路,即无产阶级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推翻剥削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并开始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并开始积极从事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活动。

   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从1919年初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讨论处理战后的世界问题。中国政府代表在全国舆论的压力下,提出了收回山东主权、取消“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等正当要求。4月下旬,巴黎和会在各帝国主义国家的操纵下,悍然决定把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交给日本。这个消息在中国人民中、首先是在知识界和学生中激起了强烈的愤慨。5月4日,北京13所大学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集合,示威游行,主张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惩办北洋军阀政府的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逮捕示威群众32人。5月5日,北京学生总罢课,并通电全国,各地学生纷纷罢课响应。6月3日、4日,北京学生讲演团分赴全市各主要街道演讲,北洋军阀政府再次派出军警、马队进行镇压,逮捕大批爱国学生,更加激起全国各界的义愤。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也开始加入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支援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参加罢工的产业工人有六、七万人。上海商人举行罢市。沪宁铁路和沪杭铁路工人,京汉铁路的长辛店工人,京奉铁路的唐山工人相继罢工。汉口、长沙、芜湖、南京、济南等地都有工人罢工。旅法华工也参加了拒签和约的斗争。对于以工人为主体的群众斗争的迅猛发展,帝国主义者和军阀政府感到恐慌。北洋军阀政府在6月间被迫释放被捕学生,免除曹、章、陆的职务。6月28日,在全国各界群众和旅法华工、留学生及华侨的强大斗争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重大胜利。经过五四爱国运动,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等为代表的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强大的力量,他们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进行组织工作,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下了基础。

党史大事件篇9

  1、南昌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2、秋收起义。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
  3、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在回顾总结新时期29年来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时,开宗明义地作出这样一个蕴涵广阔历史背景和深刻思想内容的精辟概括的。

党史大事件篇10

  1928年

  1月

  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在江西弋阳、横峰领导武装起义,建立了工农革命武装,实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并逐步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

  周逸群、贺龙到洪湖、湘鄂边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

  3月-6日

  3月-6月,中共龙岩县委负责人郭滴人、邓子恢等在闽西龙岩的后田,中共上杭县委负责人郭慕亮(后叛变投敌),在上杭的蛟洋,中共永定县委负责人张鼎丞等在闽西永定的溪南、金丰、湖雷等地先后领导起义。

  3月,工农革命军发动起义,攻占了桑植县城。

  4月,敌人向桑植地区进攻,工农革命军遭到挫折;周逸群转移到洪湖地区领导群众斗争;贺龙留在桑植、鹤峰边界,坚持游击战争。随后,根据湖南省委指示,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贺龙任军长。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会师后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改称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4、5月间,在中共陕西地方组织的领导下,渭南、华县农民和西北军许权中旅举行起义,成立西北工农革命军,唐澍任总司令,刘志丹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后起义军失败,保留下来的部分革命力量转入隐蔽斗争。

  5月20日-22日,毛泽东在江西省宁冈茅坪主持召开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讨论了发展党的组织、深入土地革命、巩固和扩大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等项任务,初步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问题。会议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会。本月下旬,还成立了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袁文才任主席。

  6月,红四军在朱德、陈毅指挥下,于永新、宁冈两县交界的龙源口歼敌一个团、击溃两个团。此后,井冈山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8月,毛泽东领导红军排除“左”倾盲动主义的干扰,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42人,其中有表决权的正式代表为84人。

  大会通过了关于政治、军事、组织、苏维埃政权、农民、土地、职工、宣传、民族、妇女、青年团等问题的决议,以及经过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党章》。

  六大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23人,候补中央委员13人。随后召开的六届一中全会选举苏兆征、项英、周恩来、向忠发、瞿秋白、蔡和森、张国焘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关向应、李立三、罗登贤、彭湃、杨殷、卢福坦、徐锡根为政治局候补委员;选举苏兆征、向忠发、项英、周恩来、蔡和森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委员,李立三、杨殷、徐锡根为常委会候补委员。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选举向忠发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席,周恩来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秘书长。

  党的六大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六大认真地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 它集中解决了当时困扰党的两大问题:

  一是在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问题上,指出现阶段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引起中国革命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

  二是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上,明确了革命处于低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党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这两个重要问题的解决,基本上统一了全党思想,对克服党内存在的“左”倾情绪,实现工作的转变,起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历史发展的局限性,党的六大对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革命的敌人、党的工作重心等问题认识不足,但这仍然不能掩盖党的六大本身主要方面和路线的正确性。

  7月22日

  原国民革命军湖南陆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在彭德怀、滕代远领导下,举行平江起义。黄公略领导驻嘉义市的该师第三团第三营,贺国中领导驻岳阳的该师随营学校,亦先后举行起义,并迅速赶到平江会合。24日,成立了平江县苏维埃政府,起义部队改编为红军第五军第十三师,彭德怀任军长兼第十三师师长,滕代远任党代表。随后,逐步开辟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红五军主力向井冈山转移后,黄公略等仍留在湘鄂赣地区坚持斗争。

  10月5日

  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由毛泽东起草的《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的决议(《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是这个决议的一部分)。这个决议进一步总结了井冈山斗争和各地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

  12月

  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五个大队的兵力到达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合,进一步壮大了井冈山的武装力量。

  湘赣边界特委公布了毛泽东总结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经验制定的井冈山《土地法》。

  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到1928年底,全国各地的革命群众,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和残酷的屠杀政策,先后发动了一百余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有的取得了胜利,许多则因敌人的残酷镇压或准备不足而失败,但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敌人,扩大了革命影响,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初步基础。

  1929年

  1月

  1月14日为打破湘赣两省敌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和解决部队给养问题,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进军赣南。不久,与当地党组织和地方武装结合,相继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后来这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发展为中央革命根据地。

  1月26日湘赣两省敌军分三路向井冈山的大小五井进犯。留守井冈山的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等部在赤卫队配合下进行英勇反击。至30日,敌军攻占黄洋界、八面山等阵地。为了保存有生力量,红五军突出重围向赣南转移,4月初,在瑞金与红四军主力会合。随后,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离开赣南,返回井冈山,坚持湘赣边界和湘鄂赣边界的斗争。

  4月

  毛泽东主持制定兴国《土地法》。这个《土地法》,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农民问题决议案》关于“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的精神,并结合赣南土地革命斗争的经验,将井冈山《土地法》中没收一切土地的规定,改为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及公共土地。

  4月下旬在以王维舟为书记的中共川东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下,四川万源、宣汉边界的农民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川东游击军,并逐步形成了以固军坝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5月

  河南省商城南部的农民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经过艰苦斗争,逐步形成了豫东南根据地。

  9月

  9月28日中共中央向红四军前委发了指示信。这封信是陈毅根据周恩来的谈话和中央会议的精神起草并经周恩来审定的。指示信详细分析了当前国民党军阀混战的形势,根据红四军和各地红军战争的经验,指出了红军的根本任务和前途,强调中国革命是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的行动策略和建设一支坚强的人民革命军队的正确主张。同时指出,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不要包办代替党领导下的其他组织机构的工作。指示信对红军和根据地的建设起了积极作用。

  11月

  在中共六安县委领导下,安徽省六安、霍山县的农民举行武装起义。随后,县委将起义武装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三师,并逐步建立了以金家寨为中心的皖西根据地。

  11月15日鉴于陈独秀继续坚持错误,攻击党的政治路线,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污蔑红军为“流寇”,反对建立革命根据地,接受托洛茨基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策略,并成立托派小组织。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通过《关于开除陈独秀党籍并批准江苏省委开除彭述之、汪泽楷、马玉夫、蔡振德四人决议案》,并通报全党。

  12月

  12月11日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和张云逸、雷经天、韦拔群等领导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教导队和右江农民军,举行百色起义,建立了红七军,张云逸任军长,邓小平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兼政治委员。接着,成立了右江苏维埃政府。翌年2月,邓小平、李明瑞、俞作豫等又领导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广西警备第五大队于龙州举行起义,成立了红八军,俞作豫任军长,邓小平兼政治委员。李明瑞任第七军、第八军总指挥。同时成立了左江革命委员会。从而形成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不久,红八军失败,退出左江地区,余部编入红七军。

  12月下旬在福建省上杭古田召开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古田会议)。大会根据中央九月来信的精神,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红军的建设经验,批评了各种错误思想,坚持以无产阶级思想来建设党和人民军队。会议讨论和通过了多种决议案,其中最重要的是毛泽东起草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决议案。

  《决议案》强调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必须服从党的领导,树立无产阶级思想,纠正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盲动主义残余等;强调红军不但要打仗,而且要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等项任务;并且要在军内外建立正确关系,对敌军采取正确政策等。

  这个《决议案》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后来对党和军队的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

  1930年

  1月5日

  毛泽东针对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林彪的右倾悲观思想给他写了复信(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信中批评那种不愿做艰苦工作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错误倾向,指出只有中国工农红军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才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重要因素,星星之火,必将燎原。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总结各个革命根据地的经验,发展“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开始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在农村地区先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这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大发展。

  2月6日-9日

  红四军前委、赣西特委和红五、六军军委在江西吉安陂头召开联席会议(通称二七会议),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确定党的任务是深入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和发展工农武装。会后,根据这次会议的决定,将赣西、赣南特委合并为赣西南特委,刘士奇为书记,并建立了赣西南苏维埃政府。

  2月

  周逸群、段德昌等在湖北省洪湖地区领导的中央独立师(1929年底由鄂西游击总队改编而成,师长为段德昌),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扩编为红六军,孙德清任军长(不久因病离职,由旷继勋继任),周逸群任政治委员。

  3月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会上鲁迅作了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后来又成立了左翼文化界总同盟。左翼文化工作者及其各种组织,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反对国民党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和文化“围剿”都起了重要作用。

  4月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鄂豫皖边特委会成立,郭述申任书记;并将原分属于鄂豫边、豫东南、皖西地区的红十一军改编为红一军,许继慎任军长,曹大骏任政治委员兼前委书记;6月,成立了以甘元景为主席的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标志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形成。后来,红一军与蔡申熙、陈奇等领导的红十五军合编为红四军,旷继勋任军长,余笃三任政治委员。

  5月

  毛泽东在江西省寻邬(今寻乌)县邀集有关方面代表开调查会,并写了《寻邬调查》。10月底,又对兴国永丰区做农村社会调查,写了《兴国调查》。毛泽东先后所作的大量农村调查研究工作,为党的土地革命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调查研究思想。

  5月

  毛泽东针对红四军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错误倾向,写了《调查工作》(即《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强调“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篇文章,初步论述了党的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和群众路线的基本思想。

  6月1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通过的由李立三起草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对于中国革命形势、性质和任务等问题提出了一整套的错误主张,标志着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错误在党中央占了统治地位。不久,李立三等人制定了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总暴动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幻想能够“会师武汉”、“饮马长江”;随后又将党、团、工会的各级领导机关合并为准备武装起义的各级行动委员会。这个“策略总路线”推行的结果,使城市工作、各地红军和根据地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6月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四军、红十二军和红六军(7月改称红三军)在福建汀州(即长汀)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治委员。不久,红军第一路军改称为红军第一军团,成立了中共红一军团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全军团共有两万余人。红五军和红八军,在湖北大冶合编为红三军团,彭德怀任总指挥,滕代远任政治委员,并组成中共红三军团前敌委员会,彭德怀任书记。7月,由湘鄂边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改编的红四军与红六军在湖北公安会师后,组成红二军团(红四军改称红二军),贺龙为总指挥,周逸群为政治委员,并组成了中共红二军团前敌委员会,周逸群任书记。9月,鄂西特委改为湘鄂西特委,中共中央派邓中夏任二军团政治委员、前委书记和特委书记。同时成立湘鄂西苏维埃政府。

  8月23日

  红一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市与红三军团会合后,组成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和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兼总政治委员和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主席。红一方面军成立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再次攻打长沙,因两次攻城不克,遂移师江西,攻占吉安,扩大了赣南、湘东的红色区域。7月下旬,根据中共中央指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红军正式组成以周建屏为军长,吴先民为代政治委员,胡庭铨为前敌委员会书记的红十军。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后来进一步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9月24日-28日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六届三中全会

  会议前在瞿秋白、周恩来等主持下,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已纠正了部分“左”倾错误。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批评了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错误,停止了李立三等组织全国总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行动。这样,就在中共中央结束了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错误的统治。

  10月

  共产国际执委会向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立三路线问题的信》。信中称中共六届三中全会是“调和主义”。王明等在10月底先于中共中央得知这一信件的内容之后,乘机打着“拥护国际路线”、“反对立三路线”、“反对调和主义”旗号,要求彻底改选党中央的领导机构。

  12月16日

  蒋介石纠集十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开始进行第一次军事“围剿”。30日,红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取得了龙冈战役的胜利,毙伤俘敌近万人,缴获各种武器九千多件,并活捉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接着,红军乘胜追击,又在东韶歼敌一个多旅,缴获各种武器二千多件。至此,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这次“围剿”。

  11月上旬

  国民党军队采取“分区重点围攻,步步为营,逐步清剿”的方针,开始对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大规模“围剿”。到1931年的下半年,洪湖地区的军民在湘鄂西特委的领导下,先后进行了3次反“围剿”的斗争,使红军的武装力量得到了发展。

  12月上旬

  国民党军队近十万人,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开始举行第一次“围剿”。到翌年春,红军采用避强击弱和“群众战争的战略战术”,经过一系列战斗,共歼敌数千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这次“围剿”。3月,红四军转入进攻,在双桥镇又歼敌五千余人。

  1931年

  1月

  1月7日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国共产党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共产国际代表米夫出席了会议,并不断使用组织手段控制会议的进行。会上,王明(陈绍禹)等在米夫的支持下,以“执行国际路线”、“反对立三路线”、“反对调和主义”为旗号,虽然也批评了李立三的一些“左”的错误,但却指责以李立三为代表的错误是在“左”的词句掩盖下的“右倾机会主义”,提出一系列比李立三冒险错误还要“左”的错误观点。

  1月1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向忠发、周恩来、张国焘组成。通过四中全会,王明等人实际上掌握了中共中央的领导权。从此,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统治全党达4年之久。

  1月四中全会后的中共中央进一步要求在苏区内“以最大的决心”反对取消派、“AB团”(该团是1926年冬在南昌成立的反革命组织。次年4月初在革命力量打击下即行解体,当时,党中央对这种状况是不了解的)等。由于缺乏经验,错误地进行反“AB团”、社会民主党等的斗争,混淆了敌我矛盾,使肃反扩大化,许多优秀干部和群众遭到杀害,造成了严重后果。

  1931年底,周恩来到达中央苏区,任苏区中央局书记。翌年1月7日主持召开苏区中央局会议,作出《关于苏区肃反工作的决议案》,着重批评了肃反工作中的扩大化错误,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后,肃反扩大化的趋势有所抑制。

  1月15日根据六届四中全会前中共中央的决定,中共苏区中央局在江西省的宁都县小布成立。党中央指定周恩来、项英、毛泽东、朱德、任弼时、余飞、曾山及湘赣边特委一人、共青团中央一人为委员,周恩来任书记。在周恩来未到职前,暂由项英代理书记。1931年8月30日,党中央作出《关于中央苏区党组织问题的决议》,决定由周恩来、项英、毛泽东、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邓发、朱德八人为苏区中央局委员,毛泽东代理书记,10月,经中共中央正式批准。11月初赣南会议后由项英代理书记。

  1月27日罗章龙等因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非法成立“第二中央”、“第二省委”、“第二区委”、“第二工会党团”等组织,进行分裂党的活动,被开除出党。

  3月

  3月开始六届四中全会后的中共中央,派夏曦到洪湖;派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组成中央代表团到中央苏区;派张国焘、沈泽民、陈昌浩到鄂豫皖;派曾洪易到赣东北,等等。以开展所谓“反右倾”斗争,“改造各级党的领导”,进一步推行“左”倾冒险主义。

  3月中旬国民党军队十余万人,采取“追堵兼施”的方针,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开始组织第二次大规模“围剿”。红军采用灵活机动、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战法,经独山、浒湾、桃花等战斗,到5月底,共歼敌五千余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3月下旬湘鄂西中央分局成立,夏曦任书记。5月12日,鄂豫皖中央分局成立,张国焘任书记兼鄂豫皖军事委员会主席,取得了鄂豫皖党政军的领导地位。

  4月

  蒋介石调集二十万兵力,任何应钦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对中央苏区开始进行第二次“围剿”。红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弱敌,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从5月16日至31日,十六天内,由东固、富田向东转战,连续打了五个胜仗,横扫七百里,歼敌三万余人,缴枪二万余支,粉碎了国民党的这次军事“围剿”。

  7月

  蒋介石调集三十万兵力,并亲任总司令,采取“分路围攻,长驱直入”的战术,兵分三路对中央苏区开始进行第三次“围剿”。红军三万多人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采取“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战略方针,由闽西北出发,绕道千里,回师赣南兴国,从8月7日至9月15日,先后在莲塘、良村、黄陂及老营盘等地共歼敌三万余人,缴枪一万四千八百余支,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这次“围剿”。

  9月

  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沈阳。东北军张学良奉蒋介石“绝对不抵抗”命令,让东北军大部撤至山海关内,只有一部分奋起抵抗。随后几个月内日军即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九一八事变激起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在全国抗日反蒋浪潮的冲击下,以及反国民党统治集团争权夺利的斗争,蒋介石再次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于12月15日宣布下野。

  9月王明决定去莫斯科,担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负责人,经共产国际批准,由秦邦宪(博古)、张闻天(洛甫)、卢福坦(翌年被捕叛变)等人组成的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在上海成立。临时中央政治局揭露了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的侵略和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号召全党同工农下层小资产阶级群众结成抗日反蒋统一战线,但继续推行和发展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政策,夸大国民党统治的危机,极力主张红军夺取中心城市,忽视中间阶级的抗日民主要求,把中间派别看成“最危险的敌人”。因而对当时的抗日民主运动未能给以正确的领导。

  10月

  红二十五军成立,军长旷继勋,政委王平章,辖第七十三师、第七十四师、第七十五师。

  11月

  11月1日-5日在中央代表团主持下,中央苏区的党组织在江西瑞金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赣南会议)。会议虽然肯定了“中央苏区是获得了伟大的成功”,但又认为在执行“国际路线”中犯了许多严重的错误,把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指责为“狭隘的经验论”,“富农路线”和“右倾机会主义”,强调“要集中火力反右倾”,反对“游击主义”,开始排挤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对党和红军的正确领导。

  11月7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四军与红二十五军在黄安县七里坪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从11月至1932年6月,红四方面军成功地运用围点打援、迂回包围、近战夜战等战术,连续发起了黄安、商(城)潢(川)、苏家埠、潢(川)光(山)四个战役,共歼敌约六万人,使敌人的第三次“围剿”计划破产。这时红四方面军发展到四万五千余人。

  11月7日-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关于经济政策的决定》等重要文件,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并选出63人为中央执行委员。25日,组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也称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以朱德为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为副主席。27日,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

  12月

  12月14日在红军反“围剿”胜利的影响和全国抗日反蒋浪潮的推动下,有中共地下党工作的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一万七千余人,在赵博生(共产党员)、董振堂、季振同、黄中岳率领下,于江西宁都举行起义,加入红军,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由季振同任总指挥,萧劲光任政治委员,董振堂任副总指挥兼第十三军军长,赵博生任参谋长兼第十四军军长,黄中岳任第十五军军长,何长工、黄火青、左权分别任三个军的政治委员。

  1932年

  1月

  1月28日日本军队在上海发动进攻。国民党驻军第十九路军在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影响下,违抗国民党政府的命令,奋起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市日本纱厂工人举行罢工,动员各界群众大力支援十九路军抗战。蒋介石、汪精卫联合掌权的国民党政府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力,极力破坏淞沪抗战,镇压抗日运动。5月5日,国民党政府代表与日本签订屈辱的《淞沪停战协定》,承认上海为非武装区,中国在上海至苏州、昆山地区无驻兵权。但日军可在上述地区暂驻“若干”军队。9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发出通电反对《淞沪停战协定》。23日,国民党政府军委会下令调第十九路军到福建“剿共”。

  2月

  2月3日茅盾、鲁迅、叶圣陶、郁达夫、丁玲、胡愈之、陈望道、冯雪峰、周扬、田汉、夏衍、阳翰笙等43人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愤怒斥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呼吁全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文化团体支援中国抗日斗争。

  2月26日中共临时中央发表为取得上海战争的胜利告全国民众宣言,不仅拒绝同抗日反蒋的各派进行联合,而且提出成立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并由这个委员会召集工农兵和其他劳苦民众的代表会议,建立民众政权的“左”倾错误纲领。

  3月

  3月9日日本扶清废帝溥仪在长春成立伪“满洲国”。1934年3月1日改称“满洲帝国”,溥仪由“执政”改称“皇帝”。

  是年春刘少奇因坚持正确的工人运动的策略方针,被中共临时中央指责为“一贯的机会主义路线”,被撤销中央职工部部长职务。在这以前,刘少奇曾同“左”倾冒险主义的中央领导者在工人运动的策略问题上发生激烈的争论。他不赞成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组织赤色工会,反对不顾客观条件而硬要进行工人群众的斗争,主张利用一切合法的机会开展工人运动。

  夏东北地区抗日义勇军发展到三十余万人。从1931年10月起,东北各阶层人民和爱国官兵,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等各种形式的抗日队伍,进行武装抵抗。中国共产党在抗日义勇军中积极开展工作,对其发生了一定影响。东北抗日义勇军的英勇作战,揭开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序幕,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抗日义勇军最后虽遭到失败,但为后来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打下了一定基础。

  7月

  蒋介石顽固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蒋介石调集五十万兵力,分左右两路向鄂豫皖、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军事“围剿”。由于红四方面军在前几次反“围剿”中连续取得重大胜利,加上红三军在襄北作战的胜利,直接威胁武汉,所以敌人用三十多万兵力进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用十多万兵力进攻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鄂豫皖的红四方面军进行了抗击,8月在七里坪给敌以重创。由于张国焘在战略指导上的错误和在苏区推行“左”的政策,以及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虽英勇奋战两个月,歼敌近万人,但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

  10月

  10月10日 中央分局在黄安县黄柴畈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红四方面军主力两万余人撤离根据地,向西转移。留下的武装重建二十五军坚持斗争。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三军在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指导下,虽英勇反击,但终未打破敌人“围剿”,于10月退出洪湖地区,向湘鄂川黔实行战略转移。

  10月上旬中共苏区中央局在宁都召开会议。这次会议是为了贯彻执行临时中央的“左”倾冒险主义的进攻路线,并讨论如何应敌的问题。毛泽东在2、3月间曾反对红军攻打赣州等中心城市。在赣州战役失利后,他不赞成向夺取赣江流域的中心城市方向发展,而主张向敌人统治较弱、党和群众的力量较强的赣东北方向发展。会议集中批评了毛泽东的这一正确主张,他被指责为对“夺取中心城市”方针的“消极怠工”,是“纯粹防御路线”,并且把在历次反“围剿”中行之有效的“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也指责为“专去等待敌人进攻的右倾主要危险”。会议要求红军在敌军合围未成之前主动出击,粉碎敌军的大举进攻,以夺取中心城市,争取江西首先胜利。会议无视周恩来提议让毛泽东留在前线指挥作战的意见,不顾朱德、王稼祥的反对,排挤毛泽东对红军的领导。会后,“左”倾领导者调毛泽东专做政府工作,接着又撤销了他的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而要周恩来兼任这个职务。

  12月

  12月中共陕西省委根据中共临时中央4月20日《关于陕甘边游击队的工作及创造陕甘边新苏区的决议》,将谢子长、刘志丹领导的陕甘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当时只有第二团,团长为王世泰),在省委领导下,即着手创建以照金(耀县西北部)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翌年11月,中共陕甘边特委和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党委举行会议,将所属部队改编为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开辟位于陕甘两省边界以南梁为中心的新的根据地。

  12月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等发起组织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并发表宣言,争取人民的民主权利,要求国民党政府释放政治犯,废除非法拘禁和酷刑等。

党史大事件篇11

  新四军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迫于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终于与中国共产党达成关于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组成一个军,于大江南北和闽浙两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协议。

  1937年10月,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南方8省13个地区(琼崖红军游击队除外)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任命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周子昆为副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为副主任。为加强对新四军的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以项英为书记、陈毅为副书记。

  1937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至南昌。2月上旬,江南各游击队奉命到皖南歙县之岩寺集结整编;江北各游击队分别在湖北黄安七里坪和河南确山县之竹沟集结整编。全军辖4个支队及军部特务营,共10300人。新四军组建后英勇战斗在抗日前线,屡建奇功,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创建了光辉的业绩。

  《论持久战》

  抗战全面爆发后,在国民党内出现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等论调。在共产党内,也有一些人冀望于国民党正规军的抗战,轻视游击战争。但是,抗战10个月的实践证明“亡国论”、“速胜论”是完全错误的。抗日战争的发展前途究竟如何?一时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1938年5月,毛泽东写的《论持久战》初步总结了全国抗战的经验,批驳了当时盛行的种种错误观点,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分析了中日两国的社会形态、双方战争的性质、战争要素的强弱状况、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否,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他还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他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行人民战争。《论持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它指明了抗战的前途,提出了正确的路线。抗战后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篇著作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至翌年1月24日,为了粉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连续“扫荡”,巩固和扩大解放区,影响全国的抗战形势,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地区向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对日进攻,陆续参战的部队达到105个团20多万人,史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8月20日至9月10日为交通总破袭战,主要是破坏以正太铁路为重点的日军交通线。第二阶段是9月22日至10月上旬,主要任务是攻坚作战,对日军盘踞的据点进行攻击。第三阶段是10月上旬至翌年1月24日,主要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

  7月20日,由朱德、彭德怀、左权签发关于交通破袭战的预备命令。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八路军于8月20日至翌年1月24日,出动了105个团约20余万兵力,在人民群众配合下,向正太、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平绥、平古、白晋、德石等主要交通线上的日军及沿线两侧据点发动攻击,并配合各根据地军民进行反“扫荡”作战。在百团大战中,进行了大小战斗1824次,攻克日伪据点2993个,歼灭日伪军4万余人,破坏铁路470多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车站、桥梁、隧洞260多处,缴获各种炮50余门,枪5800余支。八路军伤亡17000余人。

  百团大战严重打击了日军,增强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对于克服国民党顽固派投降危险争取时局好转具有重要意义。

  国民党顽固派三次反共高潮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全民抗战大旗,接受国民政府领导,国共合作一致抗日,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始终不忘削弱中共武装力量,在1939年至1943年,发动了三次反共高潮。

  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1939年春(亦有说1939年底)至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在全国迅速扩大反共活动的事件。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在敌后战场加紧了反共及投降活动。中国共产党从抗战大局出发,一再忍让,在对其谈判未果后,被迫自卫反击,坚决打退来犯之敌。之后八路军主动提出休战,双方议定以临(汾)屯(留)公路和长治、平顺、磁县一线为界,该线以北为八路军防区,以南为国民党军队防区。至此,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被打退。

  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的名义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正副司令和新四军叶挺、项英正副军长,强令在一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11月9日,中共以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名义复电,严辞拒绝国民党当局的无理要求,但为顾全大局,同意将皖南的新四军撤到长江以北。1941年1月,在新四军北撤过程中,遭国民党军队伏击,制造了“皖南事变”。叶挺军长因前往谈判被捕,副军长项英等在突围中牺牲。除2000余人突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

  1月22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军委发言人名义发表谈话,驳斥对新四军的诬蔑,揭露国民党反共阴谋,要求取消1月17日反动命令,惩办祸首,释放叶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以周恩来为首的南方局也在重庆展开各种抗议活动,揭发和抨击国民党的暴行。中国共产党的正义自卫立场得到了广大人民和海内外舆论的同情与支持,蒋介石集团在政治上陷入孤立。3月6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上不得不表示,以后不再进行剿共。至此,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便告结束。

  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1943年5月15日,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发表关于解散第三国际的决定。国民党借机大造反共舆论。西安劳动营训导处长、复兴社特务头子张涤非于6月12日召开座谈会,以群众团体名义电告毛泽东,叫他“解散”中国共产党,“取消边区割据”。

  国民党企图发动第三次反共磨擦,不仅受到中共的强烈反抗,而且也受到国统区人民的谴责和国际舆论的强烈反对。在遭到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对,军事上也无机可乘的情况下,蒋介石被迫于7月10日命令胡宗南停止行动。9月,国民党表示停止进攻边区。这样,国民党的第三次反共磨擦还没有发展成为大规模武装进攻便被制止了。

  皖南事变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蒋介石制造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发生的重大事件。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000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个昼夜,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在同国民党军进行战场谈判时被扣押,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过程中遇害,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于1941年1月17日发布命令,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新四军番号,下令进攻新四军江北部队。中国共产党对此进行了坚决的回击,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不久,新四军新军部在苏北盐城正式成立。随后,新四军扩编为9万余人。

党史大事件篇12

  1981/6 十一届六中全会

    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1982/9 十二大

     邓小平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5/2 沿海开放经济区

    中央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带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7/10 十三大

     系统的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地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92/10十四大

     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1997/7/1 香港回归

  1997/9 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9 十五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1999/12/20 澳门回归

  2000年 十六大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03/10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正式启动。

  2007 十七大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010/10 十七届五中全会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2年 十八大

    选举了新一届的中共中央领导层。

党史大事件篇13

  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传播,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各地先后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启发工人觉悟,帮助建立工会组织,出版刊物,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成熟。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1926年5月至1927年7月,中共与国民党实行政治合作的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抗日战争时期:
  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增强了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解放战争:
  1、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1947年6月底,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2、辽沈战役:1948年9月至11月,歼敌7万多人,解放了东北全境。
  3、淮海战役: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歼敌55万多人,是近代以来歼敌数量最多的,解放了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4、平津战役: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歼敌52万多人,解放了华北全境
  5、渡江战役:1949年4月,解放南京,为解放长江以南地区创造了条件

党史大事件篇14

  2月18日-23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准备提交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五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和《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

  2月21日-4月24日:中央组织部分三次召开了中央、国家机关和部分省、市研究疑难案件座谈会。胡耀邦提出落实干部政策工作的要求和标准:一是没有结论的,应该尽快作出结论,结论不正确的,要实事求是地改正过来;二是没有分配工作的要适当分配工作,年老体弱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要妥善安排;三是已经去世的,要作出实事求是的结论,把善后工作做好;四是受株连的家属、子女问题要解决好。总的方针是实事求是,方法是群众路线。

  2月24日-3月8日:第五届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和决议,选举邓小平为第五届全国政协主席。

  2月26日-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华国锋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16个月以来的工作,提出了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的任务。由于对当时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情况估计不足,急于求成,报告提出到1985年以前要建设一百二十个大项目,包括十大钢铁基地、九大有色金属基地、十大油气田等高指标。这一方针的执行加剧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的严重后果。大会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叶剑英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任命华国锋为国务院总理;选举江华为最高法院院长,黄火青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3月18日-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作重要讲话,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四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指出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党的一支依靠力量,要在我国造就更宏大的科学技术队伍。华国锋作了《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的报告。大会制定了《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五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纲要(草案)》,表彰了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号召大家树雄心,立壮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

  4月5日: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统战部和公安部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请示报告,决定全部摘掉右派分子的帽子。9月17日,党中央批发《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决定的实施方案》并指出,对过去错划了的人,要坚持有错必纠的原则,做好改正工作。到11月,全国各地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工作已全部完成。对错划右派的改正工作到1980年基本结束。

  4月5日:中共中央就在中央各部委和国家机关中建立党组和党委的问题发出补充通知:一、中央一级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中的党组,可以领导直属单位的党组织,可以管理干部和审批所属单位干部的任免。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中的党组可以参照上述原则办理。二、国家机关各部委的政治部,是党的政治工作机关,受各部委的党组领导。三、中央一级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中的党组,可以领导该单位的机关党委。四、党中央各部委应成立党委,由机关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报中央审批。五、地方各级党委的部委,可建立由领导成员组成的部务会议或办公会议制度。

  4月22日-5月16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会上讲话,要求提高教育质量,提高科学文化的教学水平;学校要大力加强革命秩序和革命纪律,造就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革命化;教育事业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尊重教师的劳动,提高教师的质量。

  7月6日-9月9日:国务院召开务虚会,研究加快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建设速度问题。会议提出要组织国民经济的新的跃进,要以比原来设想更快的速度实现四个现代化,强调要放手利用国外资金,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会议还讨论了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指出今后在经济领导工作和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坚持摆脱墨守行政方式的老框框,放手发挥经济手段和经济组织的作用;一定要改变手工业式、小农经济式甚至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法,坚决实行专业化,发展合同制,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一定要保障工业企业的必要的独立地位,适当扩大它们的经济自主权。

  9月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会议,安排1979、1980年的经济计划。会议确定,经济战线必须实行三个转变:一是把注意力转到生产斗争和技术革命上来。二是把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转到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科学管理的轨道上来。三是从闭关自守或半闭关自守状态转到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用国外资金,大胆进入国际市场的开放政策上来。

  11月10日-12月15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讨论了中央关于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设想,以及农业、国民经济计划和国务院务虚会的总结等问题。在分组讨论中,陈云率先提出,为实现党内的安定团结,需要由中央考虑和决定,解决一些“文化大革命”遗留的和历史遗留的问题,平反一批重大冤假错案。这一建议很快得到与会同志的响应。

  11月25日:华国锋代表中央政治局宣布,为“天安门事件”、“反击右倾翻案风”以及涉及党的领导人的一些已经查明的重大错案平反。12月13日,邓小平作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主要内容是:一、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二、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三、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篇讲话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

  12月16日:中美两国政府分别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发表联合公报,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重申1972年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再次强调,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建交当日,美国政府宣布,与台湾断交,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从台湾撤出美国军队。

  12月18日-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根据中央工作会议的精神,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指出实现现代化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要求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全会在总结建国以来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入讨论并原则同意《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制定了加强农业的措施;决定改进国民经济中一些重大比例失调的状况;同时提出对我国权力过于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并且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设备,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全会提出,要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指导下,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决定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和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全会选举陈云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形成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承担起艰巨的使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党史大事件篇15

  1月

  1月 淄川县公安局破获敌特活动案  为向抗日根据地进行“蚕食”,博山日伪军于上年在淄博边沿地区秘密设立特务活动点,刺探军事情报,制造谣言,组织伪乡村政权,暗杀抗日军民。本月,淄川县公安局侦察属实后,一举将该特务活动点的主要分子全部不活,崔道臣、王延仲、张序明等3名主犯被处决。

  2月

  长桓工委采取精干隐蔽方式开展对敌斗争  部队、地方机关实行紧缩精简,将一部分部队和地方干部撤到根据地内保存力量,留下精干的部队干部,实行一元化领导,由党、政、军、民各方面工作的干部、战士、工作人员组成武工队,既打仗又做地方工作;农村基层组织转入秘密活动;基层政权村长实行“两面”政策,“红心白皮”,既是抗日政权,又能应付敌人。遭到敌人破坏的基层组织,特别是党支部及时不断地进行整顿。武工队的活动多在夜间,驻地封锁消息;利用敌人的“灯下黑”,在敌人安据点的村庄建立隐蔽所和秘密据点,缩小目标,麻痹敌人,积蓄力量,进行长期斗争。林乎加调任泰山地委书记  吉山战斗失利对泰山区工作影响很大。鲁中区党委负责人、军区政委罗舜初到泰山区检查指导工作。在听取地委工作汇报后,指示地委接受吉山战斗的教训,采取有力措施,精简机构,抽调一部分地委干部到县,县委干部到区,充实基层,开展对敌斗争。为加强泰山区的领导,鲁中区党委调宣传部部长林乎加任泰山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

  3月

  蒋方宇调任淄川县委书记  中共泰山地委派地委委员、组织部长蒋方宇任淄川县委书记。任职期间,蒋方宇领导淄川县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开展根据地的建设和对敌占区的斗争等项工作。对于扭转淄川县的局面发挥了作用。钱钧率部挺进无人区  为贯彻执行“敌进我进”的斗争方针,一军分区副司令员钱钧率3个连向淄河流域挺进。在益临工委积极配合下,克服重重困难,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对敌斗争,初步打开淄河流域新局面。伪军吴化文部盘踞沂鲁山区多年,残害人民,在临朐、益都南部,博山东部,沂水北部和安丘、昌乐西部一带制造了方圆近200华里的“无人区”。仅据淄博鲁山一带42个村庄的不完全统计,当时只有200多人幸免于难。黑峪村原有200多户农民,只剩了3户。大批群众背井离乡,流入抗日根据地。1943年1月,吴化文率部公开投敌,编为伪“和平建国军第三方面军”(又称山东方面军),成为日本侵略军在鲁中地区的最大帮凶。一军分区部队挺进沂山西麓后,迅速解放了峨庄、仰天(博山、益都边)一带几十个村庄,建立了峨庄、仰天两个军分区,为开辟新解放区,恢复“无人区”的生机作出重要贡献。

  5月

  中共桓台县委、县政府重建 1月,中共长桓工委和长桓军政工作团由邹长边区迂回内地,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领导全县军民昼伏夜出,打击敌人,镇压汉奸,发动群众抗粮、抗捐、抗夫。3月9日,工委书记李本荣在去清西地委开会途中,于长山县马家洼村被敌人逮捕,7月23日在济南被杀害。5月,清河区党委决定撤销长桓工委和军政工作团,重建中共桓台县委、县政府和县大队。孙铁民任县委书记,相子正任县长兼大队长。鲁中区党委号召各界人士支援淄博人民救灾  由于敌伪的长期压榨掠夺,灾情严重,博山、益都边区、峨庄、口头、淄河、仁河、蓼河等区及淄河两岸人民生活已濒临绝境。鲁中区党委、省职工会及泰山区各界联合救灾委员会,纷纷通电全省各界人士呼吁救济。鲁中区党委决定发放无息贷款,拨款300万元,鲁中联办拨粮30万斤,鲁中军区机关干部战士发起每人每天节约2两粮,捐款11万元。全省各地也积极捐款、捐粮,支援淄博东部地区人民渡荒。中共张王工委建立  鲁中区党委决定建立张(店)王(村)工作委员会,延春城任书记。

  7月

  中共张铁工委成立  为了开展胶济铁路张店一带的敌工工作,清河区党委决定成立中共张(店)铁(山)工委。区党委工运部长吕洗尘兼工委书记(后为李晓光),孙铁民、王云祥为委员(王云祥调走后,增补相子正为委员)。中共淄博矿区工委成立  根据山东分局《加强敌占区职工运动》的指示,鲁中区党委决定建立中共淄博矿区工作委员会,许光明任书记,直属区党委领导。原中共淄博矿区党委撤销。梁振环调矿区工委任委员。工委建立后,认真贯彻中央关于“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领导矿工开展对敌斗争。为有利于工作,区党委还决定许光明参加中共益临工委为委员(12月,益临工委改称淄河县委)。“玉来饭庄”地下联络站建立 1941年下半年,环境恶化,孙伏武、孙化清相继叛变,洪山特别党支部被孙化清出卖而遭到严重破坏,于1941年秋停止了活动。1943年7月,上级党组织派党员陈守法到洪山开展工作,与孙兆玉合伙开办“玉来饭庄”,以此为掩护,建立党的地下联络站,开展党的工作,搜集敌人情报。10月,陈守法发展孙兆玉、杨学胜等5人加入党组织,建立了中共洪山地下党支部,陈守法任支部书记。讨吴战役  占据津浦路以东鲁中山区的国民党新四师吴化文部,于1943年1月投降日军。为巩固山东抗日根据地,山东军区及鲁中军区从1943年7月至1944年4月,先后进行了三次讨吴战役。

  9月

  常旺庄战斗 21日,泰山军分区10团2营营长孙吉(孙在松)和连指导员孙志平率领1个连,深入淄西地区活动,夜宿常旺庄,拂晓被1000多名日伪军包围,激战1日,伤亡23人,孙吉牺牲。毙伤日伪军100余人。

  10月

  建立淄西工委  淄博及张博铁路被敌人占领后,淄川抗日根据地被分割。为了打开淄西斗争的局面,巩固发展抗日根据地,保证鲁中与胶东、渤海各战略区的联系,分局与鲁中区党委决定,在淄川西部建立中共淄西工作委员会和淄西办事处,归淄川县委领导。工委由李镜远、房众夫、李厚才、陈明等组成。李镜远任工委书记,房众夫任办事处主任。胶济大队划归淄西工委和办事处领导,李镜元兼大队教导员,李厚才任大队长。工委和办事处建立后,积极领导胶济铁路大队广大指战员经常战斗在敌人的心脏之中,出没于敌人林立的碉堡之间,团结各阶层人民,争取两面资源,开展对敌斗争,保证了渤海、胶东人员、物资源源不断地进入鲁中、滨海抗日根据地,保证了分局对渤海和胶东战略区秘密交通联络的通畅。

  11月

  淄川县直机关开展整风学习和坦白运动  淄川县委认真贯彻鲁中区党委、鲁中军区联合指示精神,在县直机关57名党员和干部中,普遍开展了整风学习和坦白运动。运动中把学习中央整风文件与反省坦白结合起来,充分发扬民主,大胆发表意见,开展诚恳坦率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全体党员干部树立了学习风气和习惯,达到了改造思想与提高工作效率之目的。整个运动历时10个月,于翌年8月11日结束。

  12月

  临淄县委、县政府重建 11月至12月间,中共临淄县委书记杨三友、县长兼县大队长李铁锋在敌占区活动时,均因叛徒告密,突围未成,先后被敌所俘。清河县党委重建临淄县委、县政府,由李玉轩任县委书记,孙成才任县长。

党史大事件篇16

  1月7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的通知。这个条例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保护党员民主权利的专门法规。

  1月30日

  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等单位举办的迎春茶话会上,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提出了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等八项主张。

  2月9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通知。《条例》共11章54条。总则中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依法办事的原则。

  2月24至28日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农村工作会议,部署199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农业,大力保护和扶持农业,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加,确保农村社会稳定。重视和优先发展农业,是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是党的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个长期的基本方针,必须全面理解和贯彻。

  2月26日

  中美两国就知识产权问题达成协议,从而避免了一场贸易战,也结束了中美两国关于知识产权问题长达二十个月的九轮磋商。

  3月5日-18日

  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鹏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进一步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决抑制通货膨胀,切实加强农业,以国有企业为重点深化改革,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会议决定任命吴邦国、姜春云为国务院副总理。

  4月7日

  《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并发表题为《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社论。14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开展向孔繁森学习活动的通知。

  4月10日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陈云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岁。

  4月2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受中央委托在北京市区县局领导干部会议上宣布:中共中央任命尉健行为中共北京市委委员、常委、书记;批准陈希同引咎辞去北京市委书记、常委、委员的职务。1995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陈希同的问题进行审查。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陈希同问题的审查报告,报告说,陈希同在担任北京市委书记、市长期间,严重失职,对原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宝森的违法犯罪活动负有重大责任;腐化堕落,生活奢靡;利用职权和公务之便,收受贵重物品。全会决定撤销他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会委员的职务,并建议依照法律程序,罢免其全国人大代表职务,对他的问题继续进行审查。1997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其开除出党。1998年7月31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因受贿罪和玩忽职守罪判处陈希同有期徒刑十六年。

  4月30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对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收受的礼品实行登记制度的规定》和《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

  5月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5月26日-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江泽民在大会上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总结历史经验和根据我国现实情况作出的重大部署。

  5月10日

  中共中央印发《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作为全党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辅助材料。

  5月11日-23日、6月16日-27日

  江泽民先后考察了江苏、浙江、上海以及辽宁、黑龙江、吉林等省市,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于5月22日、6月26日分别在上海、长春主持召开企业座谈会。江泽民在座谈会上指出,多年来改革和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抓好两个大头,一是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一是要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

  5月23日

  中国外交部就美国政府不顾中方的坚决反对和多次严正交涉,宣布允许李登辉进行所谓“私人访问”一事发表声明,并向美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

  6月6日-9日

  国务院召开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陈俊生在会上介绍,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正在明显下降,已经从1992年底的八千万人减少到1994年底的七千万人。国务院提出,今后要以每年解决一千万以上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速度,推行扶贫开发工作。

  6月13日

  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陈云文选》和《陈云》画册出版发行暨纪念陈云诞辰九十周年座谈会。经过增补和修订的《陈云文选》,收入了作者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著作共190篇,是陈云的比较完整的著作选集。

  7月21日-26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海海域进行了导弹发射训练并获得圆满成功。8月15日-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再次在东海海域及海域上空,进行导弹、火炮实弹射击演习。

  9月3日

  首都各界举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大会。江泽民发表讲话指出,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彪炳千古的历史贡献。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是中华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9月25日-28日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九五”时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我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三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议提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全会决定增补张万年、迟浩田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0月21日-25日

  应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邀请,国家主席江泽民赴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特别纪念会议。24日,江泽民在会上发表题为《让我们共同缔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讲话。这是我国国家元首首次参加联合国大会并发表讲话。

  11月6日-8日

  江泽民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指出,在对干部进行教育时,要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11月12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江泽民在上海、长春召开的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从实际出发,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指导和督促企业认真执行。

  11月13日-17日

  应韩国总统金泳三的邀请,国家主席江泽民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韩建交以来,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出访韩国。

  11月16日

  京九铁路提前全线铺通。京九铁路位于京沪、京广两大南北干线之间,北起北京,南至深圳,连接香港九龙,贯穿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九省市,全长2536公里,1996年9月1日京九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11月19日

  江泽民出席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宣布:中国将从1996年起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税率总水平,降幅将不低于百分之三十。

  12月5日-7日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强调,1996年和今后经济工作中一定要紧紧抓住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中央决定明年提高粮食定购价格,这是发展粮食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明年要把整顿和加强财经纪律,打击经济犯罪行为,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朱镕基宣布1996年关于涉外税制的三项重要改革,一是大幅度降低关税税率,同时取消进口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二是进一步调低出口货物退税率,三是对加工贸易实行进口料件保证金台账监管制度。

  12月17日

  江泽民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任何时候都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任何时候在讲政治的问题上都必须有更高的要求和更高的自觉性。对军队来说,在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定。

党史大事件篇17

  1月6日-8日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举行政治局会议,讨论并通过《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的决议。决议指出:1949年和1950年将是中国革命在全国范围内胜利的两年。

  1月10日

  三大战役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淮海战役,以全部歼灭杜聿明集团结束第三阶段。在淮海战役中,敌人投入总兵力达80万人,我军投入总兵力为60万人,歼敌55.5万人,是三大战役中我军参战总兵力唯一少于敌军的一次。至此,蒋介石军队的主力精锐师团丧失殆尽。在战役过程中,人民解放军得到了鲁、苏、豫、皖、冀五省人民的有力支援,服务于前线的民工达543万人。

  同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以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三人组成党的平津前线总前委,林彪为书记,统一领导夺取平津和尔后一个时期内(大约三个月)管理平、津、唐及其附近区域的一切工作。

  1月14日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议,毛泽东主席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批驳蒋介石的元旦求和文告,提出以彻底消灭反动势力为基础的八项和谈条件。

  1月14日-15日

  东北野战军对拒绝投降的天津守敌发起总攻,以步兵、炮兵、工兵、装甲兵各兵种联合作战,经29个小时激战全歼守敌13万人,解放天津。16日,塘沽守敌从海上逃跑。

  1月15日

  中共中央军委进一步作出关于全军组织编制、番号的决定:根据战争的发展,各野战军冠以军区地名已不适合,改为按序数排列,西北、中原、华东、东北野战军依次改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

  1月21日

  蒋介石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濒临覆灭情况下,以“因故不能视事”为名宣告“引退”,把总统职务在名义上交给副总统李宗仁“代理”。

  1月31日

  历时64天的平津战役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开入北平城内,世界驰名的文化古都和平解放。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于1月下旬率部接受和平改编,并于1月22日-31日陆续开出城外听候改编。在这次战役中,我军以39000人的伤亡,歼敌52万余人。至此,除太原、大同、新乡、安阳以及有意暂时保存下来的归绥(今呼和浩特)外,华北地区全部解放。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在战略进攻阶段与国民党军主力进行的战略决战。战略决战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到1949年1月31日结束(辽沈与淮海两大战役之间有三天间隔)。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制定的战略方针得到完满实现。在139天的作战中,平均每天歼敌一个正规师,连同地方部队,共歼敌154万人。至此,战争第三年的七个月作战,共歼敌232万人,蒋介石赖以维护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被基本消灭,全国已处于革命胜利的前夜。

  2月3日

  人民解放军举行盛大的进驻北平入城式。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北平入城式是两年半战争的总结;北平解放是全国打出来的,入城式是全部解放军的入城式。

  2月25日

  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著名的民主人士李济深、沈均儒、马叙伦、郭沫若、谭平山、章伯钧等35人,由中共中央代表林伯渠迎接,自东北抵达北平。26日,中共北平方面负责人举行盛大的欢迎集会。

  3月5日-13日

  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举行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向全会作了报告。二中全会号召在胜利面前,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二中全会规定,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防止对个人的歌功颂德。

  3月23日

  中共中央及所属机构陆续离开西柏坡及其附近村庄,于25日全部迁到北平。

  3月26日

  中共中央决定派周恩来、林伯渠、林彪、叶剑英、李维汉为和谈代表(4月1日加派聂荣臻为代表),周恩来为首席代表,以毛泽东主席1月14日声明的八项条件为基础,自4月1日起在北平与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团进行和平谈判。

  4月11日-18日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任弼时代表中共中央向大会作了政治报告。大会通过了团的章程,选出了团的第一届中央委员会。冯文彬当选为团中央书记。

  4月15日

  经半个月的国共谈判和分别交换意见及与各方磋商,中共代表团提出八条二十四款的《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中共代表团要求南京国民党政府在20日以前答复。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除了拒绝接受《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外,还要求先达成临时停战协定,就地停战。

  4月21日

  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从20日子夜起,第二、第三野战军在东起江阴、西至湖口,长达一千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天堑,彻底摧毁敌人苦心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在全国的反动统治的覆灭。27日至5月6日,第三野战军又在郎溪、广德地区围歼南京、镇江逃敌五个军,并于5月3日占领浙江省会杭州。5月14日,第四野战军从汉口以东的团风、武穴地区南渡长江,武汉守敌弃城南逃,16日、17日,我军相继解放武汉三镇——汉口、武昌、汉阳。我军在渡江战役中共歼敌四十三万余人。

  4月24日

  华北军区第十八、十九、二十兵团攻占山西省会太原,结束了阎锡山在山西38年的反动统治。4月29日,大同守敌接受和平改编,山西省至此全部解放。

  4月30日

  毛泽东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起草的一份声明中宣告:“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人民政府愿意考虑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这种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首先是不能帮助国民党反动派。”“外国政府如果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并且把它在中国的武装力量撤回去。”规定了我党的外交基本方针和原则立场。

  5月16日-6月17日

  第一野战军进行陕中战役,5月20日解放陕西省会西安,并击退敌军胡宗南、马步芳、马鸿逵所部的联合反扑,共歼敌四万余人。

  5月12日

  中共中央决定建立华中局(12月改为中南局),林彪为第一书记。

  5月22日

  第二野战军解放江西省会南昌。

  5月27日

  第三野战军解放我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上海。

  6月2日

  日本投降后即为美国西太平洋舰队基地的青岛解放。青岛解放前夕,美军已被迫撤离青岛。

  6月15日-19日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首次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和《关于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单位及其代表名额的规定》,选出了筹备会常务委员会,推选毛泽东为主任,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任。

  6月30日

  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28年的经验,阐明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以及新中国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

  6月底-8月中旬

  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代表团秘密访问了苏联。访苏期间,刘少奇向苏共领导人通报了中国革命的形势,党的外交政策,新政协会议和中央政府的筹备情况。

  7月10日

  中共中央决定建立空军。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正式成立。

  7月11日

  第一野战军向大西北进军。8月26日,经过激烈攻坚作战,人民解放军解放甘肃省会兰州;9月5日,解放青海省会西宁,基本歼灭马步芳集团;9月23日,解放宁夏省会银川,随即歼灭马鸿逵集团。

  7月17日

  中共中央决定建立西南局,邓小平为第一书记。

  8月4日

  前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及第一兵团司令官陈明仁率部起义,湖南省会长沙宣告和平解放。

  8月12日、14日、18日、28日、30日、9月16日

  新华社就美国国务院发表《美国同中国的关系》白皮书连续发表六篇社论,揭露美帝国主义对华政策的侵略本质和它对于中国人民的根深蒂固的仇恨;批评存在于一部分人中间的对于帝国主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号召他们“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9月17日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由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周恩来报告三个月来的筹备工作。会议一致通过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9月19日

  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董其武率部起义。绥远省和平解放后,华北全境获得解放。25日、26日,国民党新疆省警备总司令陶峙岳、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率新疆省军政人员先后通电起义。新疆省和平解放后,西北地区全部解放。

  9月21日-30日

  10月1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由毛泽东主持举行第一次会议,一致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

  同日首都北京三十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基本历史任务的胜利完成,中国开始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10月2日

  苏联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决定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互派大使,并声明与国民党政府断绝关系,自广州召回外交代表。随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和越南民主共和国相继与我国建交。

  10月13日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举行常委扩大会议,通过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后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决议。

  10月中旬

  人民解放军在湖南衡阳到宝庆(即邵阳)一线,歼灭国民党白崇禧部四万七千余人。14日,广州解放。

  10月19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三次会议,任命董必武、陈云、郭沫若、黄炎培为政务院副总理,李维汉为政务院秘书长,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程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徐向前为总参谋长,聂荣臻为副总参谋长。10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成立。

  11月9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指出:我们的党已成为全国范围内执政的党,为了更好地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和各项具体政策,密切联系群众,克服官僚主义,决定成立党的中央和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并决定由朱德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11月上旬-12月中旬

  人民解放军将白崇禧集团余部约十七万人歼灭于容县、博白、廉江、钦州地区。11月22日桂林解放,12月4日南宁解放。

  11月23日

  中共中央西南局成立于湖南常德,邓小平任第一书记。

  11月下旬

  人民解放军在重庆南部的南川地区歼灭了国民党宋希濂五个师和罗广文兵团。30日蒋介石匆忙逃离重庆,当天重庆解放。

  12月2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四次会议。会议决定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12月9日

  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在昆明宣布起义;国民党西康省主席刘文辉、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侯、潘文华等在雅安联名通电起义。云南、西康和平解放。在人民解放军的猛烈攻击下,到12月下旬,国民党胡宗南所部在成都地区被全部消灭。27日,成都解放。

  12月16日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通过《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通则》。为保证中央政令的统一和有力贯彻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国成立东北、华北、中南、西北、西南五个大行政区,任命高岗为东北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任命饶漱石、林彪、彭德怀、刘伯承分别为华东、中南、西北、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

  12月23日-31日

  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确定了逐步改革旧教育事业的方针,提出“教育应着重为工农服务”,“普及与提高正确结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以普及为主”的发展新教育的方针。全国开始有步骤地、谨慎地对旧教育制度进行改革。

党史大事件篇18

  一、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并举行游行示威,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虽有阻扰,但是还是迅速得到全国各界的支持。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9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刊出一期由他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

  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建立。1920年10月,北京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这是北方最早的党组织。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和浙江嘉兴举行。大会决定,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

  四、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并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分析了中国革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分析了中国社会状况,阐明了中国社会的性质、革命的性质。

  五、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共产党员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等参加了大会。会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六、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创立

  毛泽东在1928年10月和11月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1930年1月,他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第一次指明了党的工作要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这样,毛泽东提出了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明确观念。

  七、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力量解决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会议重新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军事路线。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党史大事件篇19

  1.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2.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确定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下,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兴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4.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5.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6.五卅运动 1925年5月30日,上海租界的英国巡捕突然在南京路上向游行的群众开枪,激起了上海乃至全国民众的愤怒,全国各地有1700多万人参加了这次反帝运动。

  7.北伐战争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从广东分三路正式出师北伐。

  8.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北伐军3万多人,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9.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10.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受党中央委托,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领导秋收起义。

  1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井冈山,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2.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

  13.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镇召开。

  14.红军反“围剿”战争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调集军队向南方各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反革命“围剿”,红军取得了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15.中央红军主力长征 1934年10月,红军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开始实施战略大转移。

  16.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17.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了“八一宣言”。

  18.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

  19.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

  20.洛川会议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扩大会议。

  21.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5日,日军精锐部队板垣师团一部进入平型关,八路军发起攻击,取得了抗战以来歼灭战的第一个胜利。

  22.《论持久战》发表 1938年5月,毛泽东写的《论持久战》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

  23.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军出动百余个团,沉重打击了日军。

  24.皖南事变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突袭。

  25.大生产运动 1942年底,中共中央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

  26.延安整风运动 1942年春,延安整风运动开始。

  27.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8.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

  29.重庆谈判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等抵达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并签署了《双十协定》。

  30.土地制度改革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31.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即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32.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

  3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党史之最和第一

  ▲ 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起点是1922年1月12日的香港海员大罢工。至3月5日,罢工胜利结束。

  ▲ 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是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宣言,提出: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章,是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它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纪律都做了具体规定。

  ▲ 我党第一个妇女部长是向警予同志。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她被选为中央委员,任中共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1928年4月30日牺牲于武汉,时年33岁。

  ▲ 中共中央最早的机关报是1922年9月13日创刊于上海的《向导》周报,蔡和森为主编。1927年7月18日停刊,共发行201期。

  ▲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所干校是上海大学。1922年10月成立,1923年4月,邓中夏任总务长。李大钊、瞿秋白、张太雷、蔡和森和恽代英等同志都曾在此任教。

  ▲ 中国农村最早的共产党支部,是1923年3月在广东省顺德县建立的顺德支部。

  ▲ 中国共产党中最早提出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思想的是瞿秋白同志。1923年6月15日,他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新青年之新宣言》,提出无产阶级在社会关系中,自然处于革命领袖的地位。

  ▲ 第一次国共统一战线,是1923年6月开始的以国共合作为主要形式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统一战线。1927年随着大革命的失败而破裂。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是1923年6月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议决的。它较党的二大通过的党章主要增加了新党员候补期:劳动者三个月,非劳动者六个月。候补党员只参加党的小组会议。

  ▲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校,是1923年在安源组办的中共安源党校。1923年冬,刘少奇任校长,任岳具体负责。

  ▲ 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国共合作时期由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于广州举办。1924年7月3日开学,8月21日毕业,原有学员38人,毕业时33人,彭湃为主任。

  ▲ 中共中央最早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是1925年1月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大会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中提出的。

  ▲ 第一次规定支部为党的基层单位,是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党的“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规定“支部是党的基本组织”,“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支部。”

  ▲ 中国共产党第一张日报,是《热血日报》。1925年6月在上海创刊,瞿秋白同志是主办人和主要撰稿人。它歌颂人民反帝斗争行为,揭露帝国主义军阀政府的罪恶淋漓尽致,国内外反动派把它视为洪水猛兽,6月29日被查封,只出版24期。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的武装,是1925年11月初在周恩来等同志领导下,在广东肇庆,以铁甲车队为基础建立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叶挺任团长。

  ▲ 中国共产党最早发布的反对贪污腐化的文件,是1926年8月14日我党发出《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是迄今看到的我党第一个反对贪污腐化的文件。

  ▲ 我党的第一部党史,是1926年蔡和森在莫斯科大学所作的讲演,题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提纲)——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使命》。

  ▲ 我党第一次使用民主集中制这个科学概念,是1927年6月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议案》中提出的。

  ▲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起义是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发动。起义部队共两万余人,8月1日零时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全歼驻南昌敌军3000多人,占领了南昌。

  ▲ 在中共党史上第一次历史性转变是由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以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的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为转折点。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乡村,中国革命由此获得新生。

  ▲ 第一次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是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在发言中提出的。他指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它位于湖南、江西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此地,打退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建立了工农兵政权,创立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 第一次“左”倾错误,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错误。即错误地估计大革命失败的形势,而认为革命形势仍在继续高涨,反对退却,要求继续进攻,命令少数共产党员和群众去执行毫无胜利希望的武装暴动,使保留下来的革命力量又遭受损失。

  ▲ 最早提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是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调查工作》(即《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而这个明确的公式是在《〈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10月)这篇著作中第一次提出来的。

  ▲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通过宪法大纲等决议,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选举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

  ▲ 最早决定8月1日为建军节,是1933年6月30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决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命令。7月11日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批准。1933年8月1日首次纪念“八一”建军节。

  ▲ 第一次提出政治工作是“生命线”,是1934年2月中央军委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召开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上,当时的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中央军委主席朱德、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同志,在他们的报告和讲话中,提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生命线”的口号。后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等同志在有关讲话中,都阐发了“生命线”的原则。

  ▲ 第一次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于贵州遵义城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 长征中的第一个大胜仗是1935年2月毛泽东等同志带领中央红军先后占领了土城、扎西、桐梓和娄山关,28日占领遵义城后,又歼灭前来救援的敌军20个团,俘敌3000多人,史称“遵义战役”。

  ▲ 第一次提出抗战是持久战,是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的第8天,朱德同志在《实行对日作战》一文中指出:中国的抗战……将是一个持久的艰苦的抗战。

  ▲ 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是平型关战役后八路军一一五师一部在聂荣臻同志的领导下,于1937年11月份以晋东北恒山地区为中心建立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 敌后第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是1938年1月10日八路军在冀西阜平县召开的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上民主选举的“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宋劭文为主任,它领导着边区39个县和1000多万人民。

  ▲ 最早将“七一”定为党的生日,是1938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讲演《论持久战》时提出来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7周年纪念日。”1941年6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20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这是第一次以党中央名义作出的关于纪念“七一”的指示。

  ▲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是在1939年1月15日至2月4日举行。民选的参议员145人出席会议,代表边区200万民众。会议讨论了边区的建设和抗战问题。大会通过了《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等重要文件,选举林伯渠为政府主席,高自立为副主席。

  ▲ 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公式是1939年12月发表的毛泽东同志的重要理论著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1948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又增加了“反对官僚资本主义”,从而完整、全面地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总路线总政策。

  ▲ 抗日战争时期,在日本诱降、英美劝降之下,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第一次反共高潮,是国民党反动派阎锡山、何绍南、石友三、朱怀冰等,于1939年12月至1940年3月武装进攻我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及晋西和晋冀鲁豫等三个地区,中国共产党采取坚决自卫的原则,领导根据地的军民坚决回击;第一次反共高潮遂被击溃。

  ▲ 第一次系统论述“党风”问题,是毛泽东同志的著作《整顿党的作风》。这是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会上的演说。

  ▲ 我党历史上开得最长的一次中央全会,是1944年5月21日党中央在延安杨家岭召开的六届七中全会,到1945年4月20日结束。会议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使全党达到了思想上和政治上的一致,为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和迎接对日本侵略军的战略大反攻做了充分准备。

  ▲ 中国出版的第一部毛泽东选集,是1944年在晋察冀中央局领导下,邓拓同志主持编辑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在当时对毛泽东思想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

  ▲ 中国人民一百年来在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是侵入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以及日本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胜利结束。

  ▲ 第一次提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是1946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的。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党史大事件篇20

  1928年时间轴

  1月2日

  朱德、陈毅领导湘南起义。

  这次起义把武装斗争与工农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在广大范围内积极发动群众,组织大批工农武装,保存与发展了工农革命军的力量。

  1月22日

  方志敏在江西弋阳、横峰发动领导了农民武装起义,开展土地革命,组织工农政权,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

  2月

  毛泽东率领部队在罗霄山脉中段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共产党组织和工农兵政府。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具规模,湘赣边界的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2月29日

  周逸群、贺龙领导桑植起义。

  桑植起义是继秋收起义、湘南起义之后在湘西北爆发的又一次武装起义,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为尔后建立红军第4军和创建湘鄂边苏区奠定了基础。

  4月3日

  毛泽东向全体官兵正式宣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三大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这奠定了红军统一纪律的基础。

  4月14日

  台湾苗栗人蔡智在工作中,发现并秘密抄录了“东方会议”的纪要文件,即田中奏折。他分数次寄回中国,交张学良转呈国民政府,最早揭露了日本侵华的野心。

  4月28日

  井冈山会师。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这有利于壮大武装力量,保存、培养和锻炼了红军干部,开创了革命根据地的崭新局面。

  5月10日

  渭华起义。

  这是中国西北地区发生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暴动,也是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重要起义之一。起义打击了陕西军阀势力,锻炼和培养了革命骨干。

  6月4日

  奉系军阀张作霖由于乘坐的火车专列被炸而身亡,史称“皇姑屯事件”。

  至此,统治中国16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

  6月

  红四军在朱德、陈毅指挥下,于永新、宁冈两县交界的龙源口歼敌一个团、击溃两个团。此后,井冈山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

  6月12日

  斯大林在莫斯科接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主要谈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国革命的性质,一个是革命的高潮与低潮。

  6月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苏联莫斯科召开。

  六大集中解决了当时困扰党的两大问题:一是在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问题上,指出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二是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上,明确了革命处于低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党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

  7月21日

  全国反日大会在上海召开。

  7月22日

  平江起义。

  平江起义的胜利,打击了国民党在湖南的反动统治,壮大了红军力量,推动了平江以至湘鄂赣边界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

  10月5日

  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这篇文章成为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来源,是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月25日

  毛泽东撰写《井冈山的斗争》一文,文章分湘赣边界的割据、八月失败和军事问题等八个方面。

  12月

  毛泽东总结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经验,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

  12月29日

  东北易帜,张学良下令奉天总部上空升起中华民国国旗,并公开宣布支持国民政府,中国形式上统一。

  东北易帜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南京国民政府完成“形式统一”,以及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

  结语

  1928年井冈山会师和红四军的成立,粟裕将军曾评价道:“两支铁流汇合到了一起,从此形成红军主力,使我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大旗举得更高更牢。”它不仅大大增强了井冈山的武装力量和有力地推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而且对推动红军队伍的建设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具有着重大意义。并且,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党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在国外召开。党代会六大的召开,解决了党面对的重要问题,基本上统一了全党思想,对克服党内存在的“左”倾情绪,实现工作的转变,起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hywsbj.com/buwangchuxin/50592/

《党史大事件2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推荐
    • 医院党员个人剖析材料(通用6篇)

      党员,即政党的成员,是赞同某党的纲领和政策、遵守党章、自愿加入该党的成员。党员是构成政党的基石和细胞。党员的数量决定政党的规模和群众基础,党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政党的水平。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医院

    • 护士自我剖析材料范文六篇

      自我剖析,是指对自我理性、深刻、全面的分析。进行自我剖析,包含自我评价的内容,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人在不断的变化、进步,自我的剖析也应该不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护士自我剖析材料范文六篇,仅供参考

    • 2024年度党支部检视剖析材料【6篇】

      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在社会基层单位中发挥核心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4年度党支部检视剖析材料【

    • 退休党员剖析材料六篇

      党员,即政党的成员,是赞同某党的纲领和政策、遵守党章、自愿加入该党的成员。党员是构成政党的基石和细胞。党员的数量决定政党的规模和群众基础,党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政党的水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退休党员

    • 2024年主题教育六个方面个人对照检查剖析材料六篇

      主题教育是指党组织为党员干部提供的短期集中教育,旨在通过特定的主题和任务,引导党员干部深入思考,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推动党的事业发展。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4年主题教育六个方

    • 党员个人检视剖析材料【6篇】

      党员,即政党的成员,是赞同某党的纲领和政策、遵守党章、自愿加入该党的成员。党员是构成政党的基石和细胞。党员的数量决定政党的规模和群众基础,党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政党的水平。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党

    • 个人检视剖析材料6篇

      什么是剖析材料? 通俗地说,剖析材料就是对于一个主题所涉及到的具体概念、名词、人物、事件等进行详细解析和阐释的材料。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个人检视剖析材料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典型案例剖析材料7篇

      严于剖析自己,需要一些勇气和信心,但它是对自己高度负责的一种表现,剖析自己的过程是准确认识自己、深化认识问题的过程,是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详细行动,也是对自己的实际考验。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典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