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章训练材料6篇

|心得体会

【www.hywsbj.com--心得体会】

  写作是人运用语言文字符号以记述的方式反映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实现交流沟通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写作活动大致可分为“采集—构思—表述”三个阶段。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写作文章训练材料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写作文章训练材料1

  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八),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画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AftertheSpringFestival,therearisessomehottopics,andluckymoneyisincludingaswell.Tocollectopinionsfromthepublic,anonlinesurveyhasmadethesedays.

  82%oftheparticipantsregardluckymoneyasoneofthemostimportanttraditionalcustom,representinggoodwishesfromtheelderlytothenewgeneration.Besides,luckymoneyisthemoreattractivepartforchildren,itformsthegoodmemoryofourchildhood.

  Therest,however,thinkbadofit.Foronething,theamountisgrownbiggerandbigger,makingitaheavyload.Foranother,ithasbeenagoodexcusetobribe(贿赂)peopleinthepower,whichisbadforbuildingahealthyandharmonioussociety.

  Personallyspeaking,luckymoneyisnothingwrong.Onlywhenweknowitsmeaningcanyousendourheartywishestotheyoung.

  笫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如你是李华,在你校学习的美国交换生David和你成为了好朋友,并且在他的帮助下你的英语学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他结束学习回国之后,请用英语给他写一封感谢信。内容应包括:

  1.表达思念;

  2.感谢帮助;

  3.希望保持联系。

  注意事项:

  1.不得透露真实姓名和学校

  2.词数:100左右

  3.开头和结尾已写出,不计入词数

  DearDavid,

  Howtimeflies!It’sbeenatotalweeksinceyouleftourschoo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Lihua

参考答案:

  短文改错

  AftertheSpringFestival,therearisessomehottopics,andluckymoneyisincludingaswell.

  ariseincluded

  Tocollectopinionsfromthepublic,anonlinesurveyhas∧madethesedays.been

  82%oftheparticipantsregardluckymoneyasoneofthemostimportanttraditionalcustom,representinggoodwishesfromtheelderlytothenewgeneration.Besides,luckymoneycustomsisthemoreattractivepartforchildren,itformsthegoodmemoryofourchildhood.

  mostwhich

  Therest,however,thinkbadofit.Foronething,theamountisgrownbiggerandbigger,

  badlygrowing

  makingitaheavyload.Foranother,ithasbeenagoodexcusetobribe(贿赂)peopleinthe

  power,whichisbadforbuildingahealthyandharmonioussociety.

  Personallyspeaking,luckymoneyisnothingwrong.Onlywhenweknowitsmeaningcan

  yousendourheartywishestotheyoung.

  we

  书面表达范文

  DearDavid,

  Howtimeflies!It’sbeenatotalweeksinceyouleftourschool.Thankyousomuchforyourhelp.HowIwishyoucouldstayherealittlelonger!

  Onwritingthisletter,preciousmemoriesrushintomymind.IstillrememberwhenyoufirstcameintoourclassroomsmilingandshowedusyourwonderfulStreetDance,which,aswellasyournativeaccent,attractedusall.WhatleavesmethedeepestimpressionisthewayyouhelpedmememorizeEnglishwords.YoualwaysrepeatedthewordsformanytimesbeforeIcouldlearnthemallbyheart.Withyourhelp,IhavemademuchprogressinmyEnglish,whichfinallyranksthetop10inmyclass.Thankyousomuchagain!

  Ireallyhopewecanstayintouchforever!

  Yours

  Lihua

写作文章训练材料2

  主语+谓语+介词+宾语

  Weallagreedontheterms.

  Hehatestoarguewithhiswifeaboutsuchsmallmatters.

  Allthesethingsaretobeansweredfor.

  主语+系动词+形容词

  Goodmedicinetastesbittertothemouth.

  Hewassotiredthathefellasleepthemomenthewenttobed.

  Yourexplanationsoundsreasonable.

  主语+谓语+直接宾语

  Iwantyourpromise.

  Haveyourfixedmywatch?

  Thisfactoryproduces1000carsaweek.

  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Hepaidmeavisityesterday.

  Heowedme50yuan.

  Hewrotehisfamilyaletteryesterday.

  主语+谓语+宾语+宾补(todo)

  Iwillgetsomeonetorepairtherecorderforyou.

  Ididn’tmeantohurtyou.

  Heinvitedmetoteachatawell-knownuniversity.

  主语+谓语+宾语+宾补(do)

  Ioftenhearhersingthesong.

  Thebossmadeworkerswork15hoursaday.

  Don’tforgettohavehimcome.

  主语+谓语+现在分词

  Iheardhersinginginthenextroom.

  Wecouldfeelourheatsbeatingfast.

  Didyouobservethebirdsflyingaroundthetrees?

  主语+谓语+过去分词

  Imusthavemywatchrepaired.

  Wemustgethetaskfinishedontime.

  Speakloudertomakeyourselfunderstoodbyeverybody.

  主语+谓语+宾语(动名词)

  Isuggestedputtingoffthemeeting.

  Theyallavoidedmentioningthematter.

  Wecan’thelplaughingatthenews.

  主语+谓语+宾语(不定式)

  Ican’taffordtobuysuchalargehouse.

  Don’tpretendtoknowwhatyoudon’t.

  Hefearedtospeakinherpresence.

  主语+谓语+宾语(名词/代词)+介词+宾语

  Nothingcanpreventusfromgoingforward.

  Thankyouforyourhelp.

  Hedemandedananswerfromme.

  练习写好句子的方法一:合并句子

  Itwasearlyinthemorning.Mr.Smithwasinhisgarden.Hewaswateringflowers.

  Earlyinthemorning,Mr.Smithwaswateringflowersinhisgarden.

  Agirlwascrossingaroad.Thegirlwaspretty.Theroadwaswide.

  Aprettygirlwascrossingawideroad.

写作文章训练材料3

  本文解析的高考范文是一篇应用文——书信:

  DearAllen,

  Howiseverythinggoing?OurschoolwillholdamusicfestivalnextSundaymorningintheschoolhall.AndI’mwritingtoinviteyoutojoinus.

  Theopeningceremonywillstartat9:00am,andtheschoolmasterwilldeliveraspeech.Thentherewillbevariousfantasticperformancesplayedbytalentedstudents.Youaredefinitelywelcometoshowuponstage,whichwilladdcolorandfuntoourfestival.

  Lookingforwardtoyourearlyreply.

                                                 Bestwishes,

                                                      LiHua

  解析:

  1.书信格式要点,略。

  2.文中要点如下:

  ①Howiseverythinggoing?OurschoolwillholdamusicfestivalnextSundaymorningintheschoolhall.AndI’mwritingtoinviteyoutojoinus.

  第一段,开门见山地表明我校将要举行音乐节,并且交代了时间是在下个周日上午,地点在学校的大厅,然后又说我写信邀请你参加。通过这几句话可以看出来,他很明确的叙述了一件事以及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也说清楚了是“我写信给你”。

  ②Theopeningceremonywillstartat9:00am,andtheschoolmasterwilldeliveraspeech.Thentherewillbevariousfantasticperformancesplayedbytalentedstudents.Youaredefinitelywelcometoshowuponstage,whichwilladdcolorandfuntoourfestival.

  第2段是主体部分,”就事论事”,它就第一段所提到的举行音乐节这件事情进行了具体的说明,比如开幕式的开始时间,校长将会发表讲话,还会有精彩的表演,也邀请他上舞台表演。

  ③Lookingforwardtoyourearlyreply.

  这句话相信同学们很熟悉了,是书信格式的结尾的老套路,不用多说。

  3.还不明白的请看全文翻译:

  亲爱的艾伦,

  一切都好吗?我们学校将在下周日上午在学校礼堂举行音乐节。我现在写信邀请你加入我们。

  开幕式将于上午9:00开始,校长将发表演讲。然后,将有才华横溢的学生表演各种各样的精彩表演。绝对欢迎你上舞台表演,这将为我们的节日增添色彩和乐趣。

  期待你的早日答复。

  4.现在我们可以推测出这篇范文的原题目应该是什么样的吗?

  我想你一定猜对了!以下就是原题:

  假定你是李华,你校将举办音乐节。请写封邮件邀请你的英国朋友Allen参加,内容包括:

  1.时间;

  2.活动安排;

  3.欢迎他表演节目。

  注意:

  1.词数100左右;

  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假装是分割线------------------------悄悄地分一下-------------------

  5.现在,我们再把这篇作文按照正常的答题顺序“写”一遍:先仔细的阅读作文题目,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好写作的人称,时态,以及段落安排,归纳出写作要点。这时你会发现,正确的审题并抓住这篇作文的要点,其实并不难,关键是要细心。然后,你可以尝试复述一下上面范文的要点表达或者换成你自己的表达。

  6.最后,来看一下这篇范文中有哪些好词和好句值得我们积累下来:

  ①Thentherewillbevariousfantasticperformances playedbytalentedstudents.(非谓语动词短语)

  ②Youaredefinitelywelcometoshowuponstage, whichwilladdcolorandfuntoourfestival.(非限定性定从,注意:which指代的是什么?)

  ③短语deliveraspeech,以及几个稍微复杂的单词的拼写,ceremony,fantastic和performance。

写作文章训练材料4

“丁零零……”放学的铃声响了,我像往常一样,收拾好书包,飞奔出教室。想到马上就可以看到我心爱的《海底两万里》了,我不禁亢奋起来。为了改掉我上课偷看课外书的毛病,妈妈禁止我带课外书去学校,我只得放学后乖乖地在家里过瘾了。想到这,我的脚步不由得又加快了些。“哎哟!”谁知一个没踏稳,我摔了个大马趴。这下可惨了,手被划破了个大口子,校服裤子也“破了相”,书包里面的书也纷纷出来凑热闹,散得满地都是。真倒霉!我拖着受伤的身体狼狈地往家走,路上的行人都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那神情,仿佛我犯了什么弥天大错!

我满腹委屈地走到家门口,无精打采地敲开家门。开门的是奶奶。奶奶一见我这模样,着急地问:“孩子,你这是怎么了?怎么成这样了?”妈妈和爷爷也闻声跑了过来。

“你该不会在学校和别人打架了吧?”妈妈焦急地问道。“才没有呢。”我不满地嘟囔着。

还是爷爷会心疼人,说:“快快快,先进来,洗洗伤口。”

这时,在书房工作的爸爸拿来了医药箱,细心地帮我擦拭包扎伤口,并询问我受伤的缘由。奶奶在一旁心疼地说:“幸好没大事,以后走路慢一点,可得当心啊!”

看着一家人关切的神情,我的心里暖暖的。

写作文章训练材料5

那天中午放学回家,我和小宇在路上你追我打,玩得不亦乐乎,但乐极生悲,我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磕在水泥路面上,刚穿不久的新校服擦破了一个洞,里面的白花花的肉露了出来。从未吃过这种苦头的我只觉得阵钻心的疼痛!痛得忍不住像小刺猬一样缩成了一团。①

小宇见状,连忙跑过来搀扶我,在他的帮助下,我一瘸一拐地挪回了家。一家人都围了上来,爷爷摸着我的手,奶奶抚着我的膝盖,眼里噙着泪水,嘴里一边直喊“乖乖”,一边叫爸爸、妈妈“赶快拿药”。妈妈腰上还系着围裙,正在准备午饭,见我这个样子,顾不上解下围裙,心急火燎地在柜子里找药。爸爸站在一边不停地询问“是怎么一回事”,妈妈拿来药后,他接过来小心翼翼地为我搽药,问我“怎么样”“是不是很疼”“要不要送医院”……看着一家人忙碌的身影,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暗暗发誓:为了自己,也为了亲人们,今后我再也不在路上疯闹了。

写作文章训练材料6

小说写作训练教程

 

引言:与非天才者话小说

第一讲:善于选择故事(范文《齐贤斋》)

第二讲:树立情节观念(范文《报复》)

第三讲:刻意塑造人物(范文《特殊礼物》)

第四讲:设置定性空间(范文《生命》)

第五讲:精心研究结构(范文《一枚金戒指》)

第六讲:开掘生活诗意(范文《黄手绢》)

第七讲:小说的视角(范文《不幸的人》)

 

引言:与非天才者话小说

 

小说与每一个人有缘分。在文学艺术大家族中,小说拥有最广大的读者群。同时,在广泛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许多人又产生了写作欲望,不少人的欲望十分强烈。这不仅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而且是小说创作繁荣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文学作为一种事业,需要最广泛的人们参与其中。其兴旺标志之一,就是涌现出多多益善的作家来。

小说并不神秘。只要你希望写作,你就有成功的希望。在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小说的少年时期,我生吞活剥了一些非典范性的作品,就萌生一种念头:我也能写小说。并且,可笑地把自己塑造出一副作家的派头:视力完全正常的眼前,挎一副将祖上留下来的旧式折腿平光镜;不怎么严寒的天气,身穿父亲那件兔毛领子的棉大衣;握着一支劣质钢笔,坐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招引街坊邻居夸奖。那时候,我的偶像是正在走红的作家李准,自信心的精神支柱是风光不再了的红领巾作家刘绍棠。功课以外的精力都用在了抄抄写写上,也摆弄出几本杂志模样的自选集,封面上的书名、作者、出版机构乃至出版时间各就其位,还力所能及地给予字体字号设计,很有些今天的非法出版物面目。本子不怎么厚,时称“半光纸”的内芯对折装订,插入精心画直的一条条横线,尽可能小字体地抄写文字,猛然看去,不啻勾画了了的油印册子。不屑说,或多或少篇目的体裁标注,大多是“小说”了。时时渴望一鸣惊人,又年复一年地破了肥皂泡。1974年第一篇评论文章发表,许多人认为我是搞理论的材料儿,于是便一篇篇做下去,更固定了人们的慧眼。1980年前后,全国小说创作繁荣,同龄人以及更年轻的作者佳作迭出,各领风骚,又一次刺激我的小说写作念头。一直扶植、培养我的导师告诫说,创作需要天分,小说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写的。我笃信导师,自认没有天才,便听从其“评论与理论只需要勤奋,就能够安居乐业”的教导,不敢染指小说了。但在主动或被动评论他人小说作品的继续中,越是广泛接触作品,感受作家丰富的艺术创造成果,便越是不断撩拨我那不死心的念头。终于,我偷偷写起小说来了;终于,一篇万把子的小说被发表过茹志娟《百合花》的《延河》编辑部通知采用,——最终搁浅,也阻挡不了我“锲而不舍”的较劲儿;终于,我的名字与小说作品一起出现在印刷出版物上;终于,我的导师高高兴兴称赞:“嘿,××也能写小说了!”

我不排斥创作需要天才的论断,同时坚决主张,非天才的人们也能占据文学殿堂的一角。俄国著名小说家契诃夫有句名言“大狗在叫,小狗也要叫”,小狗不应该因了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叫唤,各自用上帝赐给它的声调去叫唤。说到天才,它属于观念形态的理论范畴,存在于人们的认识过程之后。对于如诗如梦的文学爱好者,谁有才能谁没才能,还是不过早定论为好。有趣的是,每一位热衷于文学的人,无不自命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无不自信具有美好的艺术细胞,时时充满必胜的信心。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精神生活,这是一片纯净的美好世界。文学于社会存在之必要,文学最广大人民性之力量,不仅通过少数人们的天才创造性的专利生产而实现,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还在于更多人们的实践参与。创作生活艺术的本身,也是自我完善的有益过程。因此,文学界诸多权威人士屡屡告诫创作是独木桥的做法,与文学爱好者的情感相逆,与文学的社会功用相悖。我鼓励一切人们热爱文学,阅读小说,奉劝有兴趣写小说的人们不放弃试笔的机会。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十分愿意做一点普及小说创作知识的工作。创作没有定规,写作训练则有规律,有程序。只有对基本规律基本要求熟练地正确把握,突破性的艺术创造才具有强大而丰富的表现力。在这里,我想通过对富有鲜明特色的作品评介,并以此为例生发论述,多方面谈谈小说写作的技巧与方法,搞一组类似于教程的系列讲座。采用“例话”方式,一个题目选取一篇范文,为了突出切近感,所选范文均为新近报刊发表的小小说,且尽可能避开名家名作。这些切近普通读者实际生活,出自无名之辈的作品,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初学写作者的写作欲望,点燃自信心,便于学习借鉴。加之我本人的才疏学浅,也不具备可以炫耀的创作经验,“半斤”对“八两”,正好亲密无间。倘若这组讲稿,能有一点催发朋友们咀嚼小说兴趣的用场,诱惑什么人练一下笔的热情,甚而真的有几篇作品发表,我便有了“如造七级浮屠”的荣幸。

 

  发稿手记  

整个1990年代,我的多事之秋:(一)送别生活不能自理四年有余的父亲,遵循乡规的服丧以及三周年纪念;(二)分作两步走的家属子女“农转非”,始终多于5口之家的城市生活起步,两易其居,首次购房;(三)儿子中考、高考以及毕业与就业,两个女儿由小学而至大学就读,分别为高考失利而及时变更学科复读、高收费的五年制特招并调换专业;(四)故乡家居的变迁,完整一所两层楼房主体的农家小院建造;(五)工作中的人事问题,极端的日子仅我一个“光杆司令”,刊物则由“内资”而正式公开发行,进而成为全国同类期刊的“拔尖儿”;(六)承包学校劳动服务公司破产了的书店,凡事亲躬的小老板至于出版社直接进货、银行托收结算的小有规模经营,1998年方才关张……没说的繁忙与劳累。盘点所谓的业余爱好与学术也没有误事儿,甚或是各个以10为单位的最丰盛年代:(一)而今还在本专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的学术专著《编辑学原理论》,1996年暑期完成书稿,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二)名片用场的文化知识小品文集《读书别裁》凡101篇,写作发表的时间极个别“跨世纪”;(三)间或晒于本博的报刊发表文章,以及不便露脸的若干篇什写作,同样出自这个1990年代;(四)装个做学问样子的《论语》以及《文心雕龙》等古典文献通读,还是这1990年代,而且集中在“世纪末”两三年……

自己都不可思议,——怎么能有这么大的负荷与产出力量?此前以及后来都怎么了?思索的结论是:第一,只要身体不举黄牌,我们每一个人总还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量的;第二,2000年以来的惰性在其次,该说的确实是“江郎才尽”了,以至于有人称赞自己,那么多年前的文章如何如何不错,都没有“脸不变色,心不跳”的羞耻。

问题找到了,闲暇中收拾“今不如昔”的既往文字,发现1994年发表的《小说写作训练教程》系列也还不错,——尽管一切的一切早已时过境迁。其写作动机来自我曾经供职的刊物主编,不好说由于什么而逼我就范,——写什么,怎么写乃至篇幅都由我,他那里留出的版面,不再安排其他稿件了,并且不厌其烦催促。确实忙和确实不想写,都是我不写的理由,好歹要对付到年终,这便有了散见于6期刊物的一个《引言》并7个标题的三四万字。

既然这么强烈的“新人不如故”文字自恋,这些日子的电脑干活,就是录入发黄的《教程》。什么都不占优势了,文字录入也不那么轻松。这么不轻松地给予电子文本了,总不能出生即寿终正寝于计算机硬盘内存。不识时务地发表在这里,又一个俺的“曾经”,好友给捧个场,新新文学爱好者礼节地赞扬一句,他与它也就“不白活一回”了。

小说写作训练教程第一讲  善于选择故事

【范文】齐贤斋

顺庆城里人称“第一笔”的书法家刘旭烈午休起床,一边品茶,一边将案头的六尺玉版宣纸用镇纸石压住,然后提起大笔在砚池中滚了两滚,问侍儿道:“那个给了二百两银子的主家,要写的是哪三个字?”

侍儿取来便笺,道:“在这上面写着呢。”

刘旭烈展开便笺,三行字倏然映入眼底:

恭请尊师为寒舍书匾额“齐贤斋”三字

顺赠润资白银二百两祈请笑纳

齐贤斋主人顿首

便笺上的三个字不大,刘旭烈却吃惊不小,以致于提在手中的抓笔蓦地滑手,墨汁溅到宣纸上,他都不知道。他着实被这三行字镇住了!他刘旭烈自幼学书,穿砚数十方,秃笔数百支,虽未及而立之年,已在方圆几百里享有盛誉。顺城、合川诸州府,至少有一半的商号、馆斋是写有“刘旭烈题”的牌匾。但是此时面对的这三行字,他心在跳,手在颤。他明白,即使自己再苦练十载,也未必能写出这么好的字来。这三行字,行笔迅疾,不事雕琢,豪放遒劲,疏密有致,——似是信手挥就,俨然出神入化,笔势、体势、气韵、章法都是他望尘莫及的。

这位齐贤斋主人,字写得这么好,为何不为世人所知呢?为何还要找我写馆斋名?在这位书艺一流的大师面前,我刘旭烈还有什么资格提笔!他当即将便笺挂在壁上,从各个角度仔细观赏,反复玩味,近看了又远看,远看了又近看,入夜又秉烛再看。翌日晨,他小心翼翼将便笺取下,藏诸袖内,唯恐不翼而飞。

洗漱时,侍儿见宣纸还未写字,便提醒道:“来取这字的佣人,正候在门外呢!”

“来的正好。你速去备车,我要随这来取字的佣人赶去,见那位齐贤斋主人。”

马车走了大半天,才到主人家门前。原来这齐贤斋远在城郊搽耳山北麓。女主人听了佣人回报,得知城里的刘先生不敢班门弄斧,没有题写“齐贤斋”三个字,又专程登门将白银如数退还的消息,便立即吩咐家人赶紧准备迎风酒宴。接着,亲自来到大门口,将刘先生应进上堂。宾主刚刚落座,老夫人就急不可待地唤女儿雯姑出来拜师。雯姑跪拜施礼时,老夫人道:“恳请先生收下我女为徒,教她研习书艺。”

刘旭烈诧异莫名道:“使不得呀老夫人,此举在下委实不敢当。我今日登门造访,原本为了拜见书写这便笺的主人的,当徒弟的应该是我呢!姑娘请起。”

老夫人说:“刘先生请勿推让。至于为何拜你为师,个中情由,容我慢慢道来。”

原来,写这便笺的是雯姑的父亲,当今著名书法家、原翰林院编修戴名世。雯姑自幼聪颖好学,三岁执笔,从父习字,长进神速。康熙五十五年,雯姑七岁时,戴公因《南山集》案,陷入冤狱。戴公自知将不久人世,恐雯姑书艺半途而废,遂于探监时写下便笺,要妻子用巨额润资,为雯姑寻觅一高手为师。迄今,戴家妻女已九易其地,付出润资白银千余两,得到的只是九张斗方大字“齐贤斋”。那么,这九位书法家为何没一人可为雯姑之师呢?因为戴公在遗言中曾说,倘有因睹吾书之笺而不敢妄写齐贤斋者,乃雯儿之师也。

刘旭烈听罢,言道:“戴公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深谋远虑,高瞻远瞩,在下钦佩之至。今先请尊夫人准许我在灵位前,叩拜戴公为师吧!”戴府上下,因此皆大欢喜。

刘旭烈在戴府书房上第一堂课时,问雯姑道:“家父当年如何执教?”

雯姑递过一本戴名世逐句诠注过的卫夫人《笔阵图》,道:“家父生前对当今上行下效的趋势媚俗的馆阁体十分厌恶,要我以此书之意研习书艺。”

刘旭烈指着书案上一打捆写过的宣纸,问道:“这是你习字写下的?”

雯姑答:“正是。《南山集》案发时抄家,不曾留下家父的片纸寸墨。我无师执教,只好以家父留下的这张便笺为帖,练习至今。写的不好,请老师批改、匡正!”

虽然这都是写着同样三行字的便笺,刘旭烈还是一张一张仔细翻看,过目千余张而兴致丝毫不减。在他眼里,这一张更比一张写的好,每张上的字迹都酷似藏在他袖筒中的那一张。

这个疑问不是在得到解答之后,就能够完结的。因为这,顺庆城里的“第一笔”失踪了。

十五年之后,刘旭烈才偕夫人回到顺庆城里定居。其时,这夫妻俩的书艺都达到了炉火纯青地步,分不清谁的本领高、谁的本领低,更说不清谁是老师、谁是徒弟。人们只好合称他们夫妻俩为“雌雄双笔”。

刘氏夫妇回到顺庆城的头一件事,就是将刘氏年轻时写过的匾额碑文一一重写,并自己出资,以旧换新,且一律不再落款题名。

因此,顺庆、合川等地再也找不到一处刘氏夫妇的字迹。

因此,当地的人见了写得好而又无款无名的匾额碑文,都说是“雌雄双笔”写下的。

(作者/喊雷)

 

小说是什么?《汉书·艺文志》说它“街谈巷议,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视小说为“小道”,君子不为,却也肯定小说“必有可观者焉”。中国古典小说,起源于先秦的神话、传说、寓言,后来发展为志怪、传奇,到了宋代出现平话,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西方作家称小说为叙事艺术,英国的伊·鲍温说小说是一篇臆造的故事。故事尽管是臆造的,却能使人感到真实可信,真实于读者所了解的生活,真实于读者感到应该是什么样的生活。从志怪传奇发展到平民生活,从单纯的叙事发展到复杂的艺术描绘,小说的内涵变化很大。但是,无论怎样变化,总离不了故事这个主要因素。小说家的技巧首先在于会说故事,。许多成功的作家,总是凭借着故事的优势开始写作小说,走上文坛的。初学写作的文学青年,也最容易以奇特的故事敲开小说大门。

那么,怎样才算是一篇好的故事呢?首先是它能否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让人喜欢,一口气读下去。我们列举的《齐贤斋》就具有这种魅力。故事神奇,顺庆城人称“第一笔”的书法家刘旭烈,为一便笺震惊,不敢班门弄斧,只见艺术殿堂天外有天。作为书法艺术的不懈探索者,刘旭烈见贤思齐,亲躬拜访,大师自然蒙上一层神秘色彩。有趣的是拜师竟引来一段秦晋之好。若是以此结束,还不见故事的九曲之妙,。作者又令刘旭烈携妻遁迹,十五年后复出顺庆,再现艺术手笔。小说不足两千字,故事曲折引人,有极强的可读性。

其次,好的故事必须有深刻的寓意,即常说的弦外之音。刘旭烈面对的匾额是“齐贤斋”三个字,小说自始至终也没有回答谁是“贤者”的问题,萦绕全篇的是一个“齐”的艺术过程,具有诗的意趣。假若小说讲述的只是一个拜师过程,或者文人缔结良缘的传奇故事,其引人入胜之外便没有令人神往的艺术境界了。现在的格局技高一筹,通过主人公的行为事件叙述,道出的是人生哲理,故事的意义就深刻多了。

第三,好的故事要能够事中见人。好的小说总能给读者留下一个或几个感人的人物形象。《齐贤斋》的主人公是以书法家的面目出现的,以“贤者”的形象而告终。读者敬佩他的不只是他那高超的书法艺术,主要的是其高尚的道德情操。正是他那识贤、思贤、齐贤的宝贵品格,赢得了名师才女的芳心;正是他那爱艺、敬艺的纯粹追求精神,完成了从世俗到贤达的人格升华。他那不具名的替额,在艺术的天枰上,在读者的心目中,其重量远远超出先前“第一笔”的标识。使我们读来,感到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第四,好的故事要能够引起丰富的联想。阅读小说比听故事高出一个品位,在于读者较强的参与意识。故事的接受者要满足的是好奇心,希望知晓事件的结果;小说读者需要感知故事情节创造的艺术氛围,体味作品描绘的艺术生活,在阅读过程中,价值期待时时伴随,分析惯性处处闪见。不论你的故事直接来源于生活真实,还是作者依据生活体验虚构而成,都要接受读者的“可信”检验。丰富的主题思想要通过具有丰富的包孕性的艺术形象来表现。《齐贤斋》的故事真实出处并不重要,细心的读者完全有理由去推断,它是作者精心编造出来的故事。但是他编得合情合理,讲得有滋有味,体现出来的情真意切,切合读者的美好人生追求。作者选择它、运用它,在于它有具有巨大的运载能力,能够充分负载作者对人生的真理体验。我们常说某个事件可以成为创作素材,就因为作者认为这个事件有挖头,也就是说它能够使作者展开广阔的联想。经由作者的丰富联想,生活的故事就转化为艺术情节了。艺术情节组织在作品之中,就成为维系主人公命运的有机环节,成为激发读者遐想的媒体。小说是情感交流的艺术,读者在阅读中与作者达到共识,或者凭借自己的独特感受获得新的评价,不能不依赖艺术情节的张力。

无论是从小说的本源考察,还是从现实创作实际出发,可以说没有故事就没有小说。小说写作是经营故事的职能,发现故事、选择故事、完善故事、虚构故事、独具匠心地叙述故事。反映生活断面、表现一种情趣,需要精致的简短故事;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表现一个民族、一个历史时期的风貌,需要结构复杂的多维故事。也许有的朋友会举出当今常见的实验小说,已经被公认为无故事、无人物、无情节一类作品。这是因为,这些小说的故事处理与人们熟悉的平面不同,它们不诉诸故事情节而引人入胜。小说的发展,越来越使读者不满足于故事外形的表现手法,以时间发展为序、以矛盾冲突推进故事等等,而追求心理的、情绪的或内在的事物艺术描绘。但是,这决不等于小说家无故事可讲,恰恰相反,这种不讲故事的结构形态,依赖作者对众多的鲜为人知、复杂关系的故事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因此,小说家可以在具体的作品中不讲故事,每一篇作品的写作都不能离开动人的人间故事。

小说写作训练教程第二讲  树立情节观念

【范文】  报 复

霞比云小两岁,她们是老邻居,过去一直相处很好。十年前,霞的丈夫暴病身亡,死的突然。人们议论此事中,云顺口说了一句“还不是老婆不好”,因为她知道,霞的丈夫发病没有送往医院。在她看来,这是妻子的重大责任。可是,她那句话说的含糊,并没有及时明确怎么的一个“不好”,没挑明就是没有把自己丈夫送进医院抢救一下。这给那些喜欢编故事的人们提供了想象的宽阔余地,于是她那句话传到霞的耳朵也就有了很大发展,变了模样。语义不再含糊了,简直就是霞这个狐狸精勾引外边的男人,当着丈夫的面与外人亲近,活活把丈夫气死了。霞当然的一个愤恨,咬牙切齿而又不能让人们看到她的咬牙切齿。

第三天,霞去丈夫的坟头烧纸,出门看见云和她的丈夫武,有说有笑地买菜归来。她心里一咯噔,驱散了布满脸上的痛苦,笑盈盈地迎了上去。不是对云,对着她的丈夫打招呼:“武大哥,买菜去啦?”武应道:“是呀,是呀!今天市上菜多,又好又便宜。”霞把着菜篮子看了一阵儿,说:“哇——,还真是的!瞧瞧这黄瓜,又大又嫩。”武说:“瞧着好,你就拿根尝尝。”霞没客气,拣了一根就吃起来,咔嚓咔嚓地吃着黄瓜离开了。霞没有跟云说话,看都没看一眼。云很不是滋味,对丈夫说:“瞧这女人,拿人家的黄瓜,跟她自己的一样?”武说:“别那么小鸡肠子,不就是一根黄瓜嘛!”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明月朗朗,清风爽爽,大伙儿在外面乘凉。霞远远地朝这边喊:“武大哥,这边来,俺这边风凉。”云马上拽拽武的衣角,压低声音命令:“不去,瞧她浪的那个样子!”武立即回应霞,不去了,俺这边才风凉呢!

“是吗?我去试试。”霞还真的提着马扎,凑到他们这边来,径直坐在武的对面。“不错,一点都没错,真的是你这儿凉快。”接着说道几天前的那根黄瓜:“武大哥,上回吃你的黄瓜真好,又大又甜。再去菜市了,给俺捎点儿!”

云的心里翻倒了醋瓶子,突然大声失色,喊叫丈夫:“哎呀,忘事了!锅里还煮着鸡蛋的,快回去看看,别烧干锅了。”说着,拽住武就走。一回到家,云立即关门,上闩,气呼呼审问武:“说,你和那女人,啥关系?”

武觉得突然,“没啥关系呀!”

“没啥关系?她怎么一见了你,就那么热乎?还有黄瓜,黄瓜有啥好吃,她为啥说‘你的黄瓜真好’,是不是你俩儿心里明白的黑话?”

“黄瓜的事,你在场,瞎想什么呀!”

“哼,你瞒着我和那浪屄做的猪狗事,我傻吗?……”云越说越气,很快便是高声哭骂了。这是他们结婚二十年的第一次开仗,又因着这一档子的事儿,频率与旋律不能不激扬的。夫妻干仗本来就是坊间沸点儿,还有一向和睦人家的“第一战”新奇,云的这一番高调哭骂,更不是关门上闩可以悄然了的。她与武大闹了一场的事实不翼而飞,就有人当着云的面献好心:“老夫老妻的了,为的啥哟?”云的回答很技巧,说:“耍,玩儿的。‘夫妻斗乐,调剂生活’。”

应了“万事开头难”那句话,自从有了“第一战”,云跟武的吵架日益频繁,由头与结尾都不是武能够说清楚的。因为住的面对面,抬头不见低头见,见了面的霞,莫不一个有事没事送笑脸,谁都看得出她那一副取悦异性的媚态。有时候,一边与武说话,一边亲昵地为武弹掉沾在衣袖上的尘土,或者拉展打了皱的衣襟。笑容总是那么甜蜜蜜,话语无不轻柔柔,云怎么受得了?

武也受不了。面对霞的笑脸和甜言,他又无法与自己的老婆同仇敌忾。不是没试过,好多次铆足了劲,冷淡这个无端搅和自己家庭的女人,临阵又不得不举一杆白旗投降。人都说“抬手不打笑脸”,顶天立地的大男人,跟这么一个笑脸奉迎的女人翻脸,比杀一个人都难做到。他倒觉得是自己的老婆犯浑,无事生非地令人讨厌,丈夫对她关怀备至小心伺候,换不来霞这样一个甜甜笑脸。

就这样,疙疙瘩瘩的十年过去,云死了。武怅然,没想到她的先走一步。孑然一身的武,凄凉,孤单。一日,耐不住寂寞的他出门,正好碰见迎面走过来的霞。他咧开嘴,准备着答话,——妻子死了,没人再监督他,挑他的刺儿。不料,霞与他擦肩而过,好像没他这个人似的。武不甘心,恬着脸追问:“大妹子,你怎么了?生气不说话?”

霞冷冰冰地扔出一句话:“你老婆死了,我还说点啥!”

武失神地站在风中,半天没挪动。

(作者李芳苓,本博有修改)

小说离不开故事,但不是为了讲述故事。作为一种叙事艺术,小说以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情节和环境,被称为小说的三要素。曲折生动的故事,只有当它以情节的姿态进入小说,确切地说,只有转化为艺术情节之后,它才有资格分享小说的艺术价值。这就要求初学写作的人们,必须分辨故事与小说情节的不同。

我们越是对故事进行观察,越将它和它所支持的其他要素分开,就越觉得它并没有什么值得赞赏的地方。人们希望听讲故事,是因为事件本体与听众陌生,能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悬念是支撑故事的契机,变化是故事吸引人的关键,结局是故事发展的必然。故事的价值体现在过程本身,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事实:故事的听众,年幼的也好,年长者也罢,听的兴趣都在讲述过程之中,一旦结局道出,趣味全然荡尽,决无补述经过的要求。所以,英国的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说,任何故事,其最终的结局只能是坟墓。再精彩的故事,一经叙述完毕,也就只剩下一个梗概,变成一具干瘦的骷髅了。小说则不然,它是在故事情节结局时,才完成艺术创造的;而且,作为一个鲜活的艺术形象,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刚刚激发读者的鉴赏能力与创造积极,去进一步感知社会生活的。小说的读者不会在作品结局停步,不会因为明了结果而放弃对情节结构的全面认识。恰恰相反,他们往往是获得了故事结果之后,才越来越感知到每一个具体的细微情节,在这篇作品中的使用价值。这就是福斯特说的,情节是小说的逻辑面,是作者有意识地选择与安排的相互有关的行动的结构。他举例解释说,“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便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王后死了,原因不详,后来才发现她是因为国王去世,伤心过度而死的”,是带有神秘色彩的情节。由此可见,构成情节的时候,事件的时间顺序并不重要,而逻辑关系是第一位的。这种关系对于表现人物性格来说十分重要,它像一根无形的链条一样,紧紧地拴住事件的各个部分,使之成为稳固的构成小说的框架。

我们选用的《报复》是一篇故事性小说,新寡的霞用心十年,惩治嚼舌妇云的故事。事件集中,有首有尾,有波有澜。但这又不是单纯的离奇故事,而是一副五味俱全的世态人情画卷。读完作品,突兀于读者心中的不是事件的过程,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霞。抓吃黄瓜也好,与不相干男人凑堆儿也好,骚情妩媚也好,并不惊天动地之奇,却有刻画人物之功。它们都是由主人公的一个心理驱动而成,构成了她这个无辜的弱势人物报复流言蜚语的完整行为。当云的丈夫“失神地站在风中”半天没有挪动脚步的时候,读者得到的不是霞的丈夫“暴亡”的公正结论,而是深切感知着一个蒙辱不屈的孤单女人的力量。

高尔基称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历史,他说:“情节即人物之间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和构成的历史。”(《和青年作家的谈话》)小说《报复》中的一连串故事情节,是构成主人公霞的关联行动。正是它们的相互联系,形成了霞与云、与武以及与一大帮拨弄是非的人们的社会存在。同时,正是它们的有机联系,完成了读者对主人公霞的全面认识。由此,我们可以说情节是描绘典型人物的性格、命运的事件选择。在小说写作中,围绕的中心是人物而不是发生在社会生活中的事件本身。能够构成性格典型的事件,能够推进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活动,才是小说描写的对象。

情节小说,说到底是性格小说。从表面来看,许多小说特别是一些篇幅鸿大的作品,是在描述一个或一组连贯的故事,按时间顺序展开矛盾,推入高潮,做出结局。实质分析,任何一个复杂或者简单故事,都是由形形色色的人演出的一幕活剧。在特定的情势下,特殊的性格典型人物,必然要按照其自身逻辑做出一些事情来。情节结构,只是将各色人物的思想行为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贯通的事件形态,通过事件显示性格特征,通过典型人物的命运变化揭示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的本质。故事情节来自人物,又对人物产生影响。一部《红楼梦》,状写封建末世的盛衰,与其说是宝、黛爱情悲剧的故事描述,不如说是他们这些人的生态环境写真。没有宝、黛这两个人物,绝不会出现我们说的“宝黛爱情悲剧”;没有环绕宝、黛周围的形形色色人物,绝不会酿成大观园悲剧。宝、黛在大观园中的生存、挣扎与失败,构成了缤纷多彩的《红楼梦》故事情节。

只要抓住了人物,就找到了由故事的此岸,到达小说情节彼岸的方舟。

小说写作训练教程第三讲  刻意塑造人物

【范文】特殊礼物

我们七个新兵蛋子决定一起去医院看望老班长。快要离开新兵连了,借此机会和老班长套套近乎,要回检查和他借走的钱。老兵们说,有时检查是要装进档案的。

看病人总不能空着手,班长一不抽烟,二不喝酒,我们想了老半天也不知该买些什么。“机灵鬼”邓标说:“班长肯定很生我们的气,带着礼物也不一定能要回检查,干脆这样……”他从包里拿出装有录音机的盒子,从门前拣了块砖头塞进去,胶带贴了封口,——天衣无缝,活脱脱一台组“装录音机”。我们不禁拍手叫绝。走在路上,我们七个人还在笑,想着老班长被捉弄后的情形。

从表面看老班长很厚道。他来自皖北农村,贫瘠的黄土地把他养得瘦骨伶仃,黑黑的脸上长着一双虎眼,眼神里写满朴实。一开始我们都被他的假相所欺骗,当他装作不经意的样子问我们都带了多少钱时,我们坦诚地一一汇报,谁知他第二天便和我们借钱并保证有借有还。鬼才相信呢!我们这些人入伍前跑过温州,下过海南,什么事没见过?破点财没什么,只求他对我们好一些就是了。可事与愿违,在训练中他要求得更加苛刻,你要是做错一步,他就让你反复地练上20遍,不管你受住受不住。他可有着充足的理由:从老百姓变成革命军人……啧啧,我们的耳朵都磨出茧子了。

报复!对,那天我们一起偷跑出去,在酒馆里饱餐一顿,得意而归。班长气得脸色铁青,饭也没有吃,命令我们每人写出检查来。然后又把我们拉到战术场,没好气地说:“下午考核百米障碍,先好好地练一练。”我们知道他变着法儿整我们,都把眼睛瞄向邓标,让他出主意。邓标会意一笑,懒洋洋地说:“班长,动作要领我们还没掌握,你给示范一下吧!”班长狠狠瞪了他一眼,站到了障碍的起点,助跑、越壕、上独木桥……不好,班长重重地从桥上摔了下去。他的脚腕当时就肿了,到医院一检查,乖乖,不仅小腿骨折,还把潜伏在腹内的肿瘤给检查出来。我们虽说有些同情他,但也幸灾乐祸,他管不到我们了。

我们来到医院,班长正在看书,看见我们,憨厚地笑道:“我可想死你们了。”他欠身为我们削苹果,笨笨拙拙的一副可怜相。我们心想,别装蒜了,谁还看不出来,怕我们要钱呢!

我们先向他叙述了一些新兵感受,邓标看火候差不多了,就把“录音机”从尼龙袋掏出来:“班长,快分手了,这是大家的一点心意。上次我们写的检查……”

“哈!”班长扑哧一笑,“早就当手纸了。”

我们七个人也跟着笑起来,没想到多少天来苦心积虑的事情,竟是这样的结果。我们正想向他要钱,只听他又说:“录音机一定带回去,如果真心送我礼物,就在我的笔记本上,每人写一句话,给我留作纪念吧。”

我们都慌忙地去写。邓标提笔的时候,手有些抖,一抬手竟把“录音机”碰落到地上,砖头从盒中探出半个脑袋。我们都有些紧张,想去掩盖,偷眼看班长,他好像没觉察,坦诚地说:“我也送你们一样礼物。”他拉开抽屉,七个红色存折猛然映入我们眼帘。“我怕你们大手大脚花,变了个法给你们存上了。拿去吧,上面都写着名字呢!”

我们的脸都红了。唉,我们这几个新兵蛋子哟!

(作者/韩贺彬)

都是艺术,故事追求的是复杂曲折的情节,小说强调简洁精练的情节。但是,花坠五里烟雾的神奇故事,在有修养的读者看来,远远没有结构简单的小说作品意蕴丰富,生动感人。原因在于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主,小说中的人物、人物形象和行动最能引起读者的兴趣。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读者可以通过作家创造的各种各样人物形象,凭借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去广泛地感知社会生活,认识人生。

这里所选《特殊礼物》,艺术水准并不怎么高;但其富有戏剧色彩的故事情趣,又是格外张显人物塑造宗旨的新人之作,便于我们初学写作的作者理解与把握小说的基本特点。情节结构上,作者破费苦心,采用了“误会法”的结构模式,圆满完成主要任务的形象塑造。对于主人公老班长的真实形象,先以云雾遮蔽,从七个新兵蛋子误解的心理写起,通过戏谑的报复行为展开情节,末了才见“庐山真面目”,——老班长并不是变着戏法敲诈下属钱财的贪婪者,而是一位从严培养战士的有心人。作为叙述策略的“误会”消除了,各具情态的新兵蛋子的“蓄谋”便显得荒唐并稚嫩,故事的精巧造成了人物形象的突出与鲜明。自作聪明的一群新战士用“特殊礼物”授憨厚的老班长以柄,使老班长又一次完全了教育新战士的任务。随着故事的完结,看到新兵们的“脸红”窘状,老班长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丰满,他的许许多多日常行为都尽在读者的想象之中。这就是人物形象的作用,一旦人物形象站立起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故事就成为多余的了。

一篇作品中重点突出的人物形象,一定要有其鲜明的性格特征。性格决定着人物的思想方法和行为特征。当我们读到一篇小说的人物时,会感到这些人的身上,具有一种会把他们带到某种不可避免的命运,某种必然出现的结局的东西。如果这种必然性没有贯彻始终,作家强迫人物做出一些读者本能感到不可能做的事情,我们就会说这篇作品失去了真实性,——此所谓“性格的逻辑性”。契诃夫的小小说《一个小官员之死》为我们所熟悉:主人公卑微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其慎微心理,其萎缩的心理决定了他面对将军而表现出来的特殊行动。为了一个喷嚏惊恐万状,没完没了地道歉、解释的做法令人讨嫌,最后在惊恐中死去。这位小公务员的举动,在正常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可笑行为,于他却是特殊性格支配下的必然如此。作家以夸张的艺术手法把人物性格推向极致,深刻揭示出沙俄封建等级制度的残酷,切尔维亚科夫成为世界小说宝库中一个杰出的艺术典型。

我们前面谈到的两篇小说中的主人公,是按照一个单纯的特性创造出来的,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出他们的性格特征。这类人物形象被称为扁平人物。扁平人物的特点是鲜明,容易为读者辨识与记忆,初学写作的人们很容易与之产生共鸣。但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不是一种意念的存在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目了然与一语中的的“符号型”艺术典型,很难引起读者对社会人生的深入认识。人物的性格形成总有其特定的社会原因。同时,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生活中,人物的性格也必然要发生变化,显示出不同的层面,呈现出新的形态。这就是单纯性格相形见绌的复杂性格,表现出更具生活真实的“圆形”人物,更能受到现代读者重视的原因。

圆形人物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丰富多彩的环境际遇,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可以改造环境,也可以被环境改变。即便是主观能动性占主导地位的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修正、完善着自己。因此,复杂的个性典型乃至矛盾的人格形象,不仅完全可能而且势在必然。在一个活生生的人物身上,美与丑、善与恶并存,更具有艺术的真实力量。圆形人物的出现,无疑会增强表现社会生活的力度,同时也增加了读者艺术欣赏的维度。

从生活逻辑来讲,刻画圆形、复杂的人物形象依据有两点:一是社会现实生活中人的自身复杂性,二是一切事物包括人的本身都在发展变化。从创作审美要求,揭示人物性格的矛盾或多元化的合情性,不能动摇美与丑的是非标准,存在的合情不能就说其存在的合理,此其一。其二,描写人物被社会环境的扭曲,不能证明人们生存的社会环境的不可动摇,恰恰相反,是在更强烈地说明变革现实生态环境的艰巨性。其三,复杂性格仍然具有整体性格的一致要求,其最高的美学标准是矛盾的统一体,即通过瑕瑜互见的全面刻画,更能显示出人物的社会价值来。

总之,小说创作的主要任务是写人,通过各种手段塑造典型的人物性格。鲜明生动与复杂逼真各领风骚,同属有意义的美学创造,不能得出圆形人物一定就好、扁平人物属于低级阶段的结论。实际上,在成功的艺术作品中,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往往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流畅的情节结构。对于初学写作的作者来说,首先要完成对扁平人物的刻画训练。

小说写作训练教程第四讲  设置定性空间

【范文】生命

这是北方白皑皑的冬天,猎人汤大挎着那支爷爷留下的猎枪,走在雪花飘飞的山林里。这是汤大入冬以来狩猎日子最晦气的一天,踩着没脚面的雪,在林子里奔波了大半晌,连个兔毛都没见着。

这是怎么了?偌大的林子里,兽们都跑哪去了?

汤大这样想时,就靠在了一棵很大的榆树背上,掏出随身带的面馍,用手把积雪浮层上面的灰尘,很小心地拂去。又把手伸进积雪深处,抓出一团很白痕白的雪,女人似的细心,揉成一个很大很大的雪球。汤大啃一口面馍,就咬一口雪球,啃着,咬着……

吃饱后的汤大,看着手中没有一只可背下山去,忽然想起作古多年的爷爷,想起爷爷说过的一句话:“猎人进山,如果没有令人满意的收获,这是猎人的耻辱!”想到这里,汤大就站起身,在茫茫的冬日里,顶着尖厉的风声,向林子深处走去。

他那猿似的长腿,在林子里走起来很敏捷。不知走了多久,汤大觉得身后有异样的响动。凭着猎人的敏感,汤大迅速提枪转身。转过身的汤大,看到六十米以外有一只黑熊,在准备向他进攻。汤大的神经一下子兴奋起来,他醉汉一般,瞪着两只发红的眼睛,冲黑熊吼道:“来吧,老子等你多时了!”

黑熊并不动,只是坐在那里,静静地望着汤大。

汤大平端着枪,枪口对准了黑熊的心窝。汤大没敢贸然开枪,只是和黑熊对峙着。只一刻工夫,黑熊就耐不住了,它突然向前冲过来。这时的汤大,怀着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勾动了扳机。

糟糕!扳机没有勾动。再勾,仍然没动。

熊是很聪明的动物,有思辨能力。它看汤大的肩头颤动两下后,并没有响声发出,判断出汤大的枪出了问题。于是,更凶猛地冲过来,一掌打掉汤大手中的猎枪,接着将汤大扑倒。

熊并不急于吃掉汤大。它坐在汤大身上,两掌抚弄着汤大的脸和肩。熊用舌头把汤大的脸添得血淋淋,耳朵也被熊掌掠去一只。

汤大当然要挣扎,可这庞然大物坐在身上,他丝毫动弹不得。汤大就闭上眼睛,泪水从眼里流出,他知道这回肯定是难逃“熊口”了。于是睁开眼睛,想最后再看一眼蓝天衬托下的白色山巅,然后,任凭黑熊用什么样的方式把他吃掉。

然而,就是这一眼,上帝感召一般,拯救了汤大的生命。

汤大看到白色的山巅上,一个穿红袄红裤的女人走着。

女人走的很慢,一扭一扭。女人的腰很细,臀部很丰满,让汤大在熊的身下生出许多联想。

汤大全身激动不已,30岁的光棍汉第一次这样细地瞧女人,也是第一次知道女人原来这样的耐看。

男人的生命和女人生命的结合,一定是很滋润很美丽的事情,汤大想。

这时的汤大,知道自己辉煌的生命里,还应该有很滋润很美丽的事情呢!于是他就用心去想逃出熊口的办法。

急迫之中,汤大想到自己腰里还有一把猎刀。汤大偷偷地、很小心地摸出那把猎刀,趁黑熊还在把玩他整个猎物的得意之时,狠劲地深深地扎进熊腹,黑熊身子就整个一颤。汤大又迅疾拔出刀子,双腿猛劲向上一蹬,黑熊这个庞然大物就四仰八叉地倒在雪地里。汤大乘机鱼跃跳起,扑在黑熊身上,一刀一刀猛刺它的腹部。黑熊没有发出一声哀鸣,就这样蹬腿归天了。

汤大从来没有这一刻的精神亢奋,抹去脸上的血迹,爬起身子,歪歪斜斜地向那白雪皑皑的山巅走去。他要追赶已经从他视野消失了的红袄红裤女人。他要告诉这个女人,是她拯救了他汤大的生命。

(作者/袁炳发)

如果说故事情节是小说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性格是小说的最活跃的内在因素,那么,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则是小说具备真实感染力的根基。不论现实生活还是小说作品中,人物都不能孤立地生存,事件的发生与矛盾的发展不仅由时间的变化支配,更要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蒿生麻中,不扶自直”,——环境可以塑造人;“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环境又可以锻炼人。重塑也好,锻炼也好,各色各样的性格典型在定性的空间里都不会静止地存活着。现实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特殊影响,迫使一切人们对其“胎带”的品格进行新的炼造。艺术人物的性格更是凭借环境的力量,呈现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态,构成一幅幅趣味盎然的画图。小说家如果不对人物的生存空间进行恰如其当的描绘,很难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来。所以,构筑典型的生活空间,是小说创作获得成功的重要一环。

这里选读的微型小说《生命》,可以帮助我们说明这一点。小说表现的主题是人对自然而在的自我征服。主人公汤大的血管,充满的是“猎人”血液。爷爷的训导,就是汤大的人生准则:猎人进山,如果没有满意的收获而归,这是他的耻辱。因此,征服的欲望与胜利构成了汤大。小说在生与死之间,很有层次地完全了对主人公的塑造。

恩格斯在谈到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时,明确指出了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典型环境包含着十分广泛的内容,作为人物活动的舞台,作者对环境的描写,首先要做到生活的真实真切。真实,展现出来的场景与情境毕肖于社会自然的事实,有着如是经验的人们也不能诟病其瑕疵;真切,这个场景与情境切合于主人公的际遇,使跟着小说情节行进的读者由衷信服,这是主人公可能并可以出现的客观境况。

西方著名作家谈论小说写作的基本功时,十分强调小说家如实描绘的能力,不仅要绘声绘色地状写出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而且要经过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实际,精确无误地描绘出构成生活场景的细节。黑格尔在《美学》中写道:“总的来说,伟大的艺术家都有一个特征,就是在写外在自然环境时都是真实的,完全明确的。因为自然不只是天和地,人也不是悬在空虚中,而是在小溪、河流、江湖、山峰、平原、森林、峡谷之类某一定的地点感觉着和行动着。”这种绝对准确的环境描写,是文学艺术的形象化基本要求。正是由于这种找不出任何破绽的生活场景,读者才有可能与小说情节的发展共进,与作品的意趣接轨。虚假是艺术描写的大敌,哪怕是一个细节的失真,都会导致整个作品的失败。这是环境描写的基本要求。

根据主题需要,《生命》设置的艺术环境很能展示猎人形象。地域:北方;场地:山林;时间:隆冬;条件:厉风裹雪;情态:急红了眼睛的猎人与处于优势的猛兽。无疑,这是最恰当的殊死搏斗的生活空间。矛盾双方要么生的辉煌,要么惨死对手而成为可悲的猎物。在这般严峻的现实面前,主人公汤大接受的爷爷训导,就不仅仅是一种人生信仰,而成为他这个人生死存亡、别无选择的现实较量。小说关于自然环境的直接描写,从整体到细节,甚至主人公的用餐方式,都绝对符合生活的实际状况。

第二,小说创作中的环境描写是经过认真取舍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都与情节的发展有关。世界著名小说大师契诃夫说过,在戏剧舞台的场景布置中,如果第一场在主人公家庭的墙壁上挂有一支枪,那么在谢幕之前一定要开响这支枪。这个比喻强化了艺术作品中景物描写,不应有一处闲笔。

具体到小说创作中,场景的描写不仅成为情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更多情节是受中心人物的心理支配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实际生活中的自然景观,只有与主人公的思想感情相联系,才会产生美学意义。情缘景发,景因情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心情悲哀,再美好的景色也跟着变味;断垣残壁,枯枝朽木,也能为心情高兴的人们锦上添花,使其赞叹不已。因此,环境描写的艺术极致,是充分表现人物情感的理想效果。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为一对相爱甚笃的患难夫妇纵情礼赞。高女人与她的矮丈夫,雨天一道外出,高女人怀抱小孩,矮男人高举着雨伞,曾多次遭到左邻右舍的长舌妇耻笑。“文革”十年的浩劫中,矮男人进了监狱,高女人独自一人操持生活,艰难地支撑着这个家庭。待到矮男人出狱,重新获得做人的尊严的时候,他的妻子高女人不幸病逝了。于是,这个矮男人一直保持着高举雨伞的习惯。这么一个非常不谐调的习惯动作,谁还能够作为笑料的滑稽来谈论?这是一副震撼人心的夫妻情感画图,仿佛中国画着意留白的强大表现力,那把高高在上的雨伞与实用于这个矮男人之间,该有多少可歌可泣的生活内容给予充实呢?

在人痈疽,在我则桃花。看朱成碧,往往是文学作品的艺术之所在。在我们选取的这篇《生命》中,恶劣的自然条件是猎手汤大的理想境地。危机生命的凶恶猛兽,正是触发汤大精神兴奋的对象。尤其是女性的出现,皑皑山林一点红,为即将踏入死亡之门的汤大,点燃了求生的火焰。山巅的那个女人,此前绝对与汤大无关,此后或许与他再也无缘了。然而,汤大就是由此“知道自己辉煌的生命里,还应该由很滋润、很美丽的事情”;就是由此焕发出求生的欲望,将自己从必死无疑的关隘拯救了出来;不仅为他洗刷掉了猎手的耻辱,而且获得了人生更丰富的内涵。可以说,小说的自然环境无一不是恶劣、残酷、凶险的,由于人物性格特征、作品知趣的作用,在作者笔下无一不显出美的品格来。

第三,小说环境描写的最高境界,应能表现出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小说中的环境不是实际生活中自然环境的直接再现,而是作为社会现实的一个细胞来剖析的。初学写作的青年,一提到环境描写,很容易认为就是自然景物描写,风花雪月、山川河流、阴晴寒暑。为着避免这一点,我这里引入“空间”这一概念,用“定性空间”来解说典型环境的含义。

在人们的生存空间中,自然景观只不过是一部分,而且对人们的影响还要受到一定社会条件限制。广泛的社会政治影响,特别是构成具体场面的人际关系,与作品主人公的性格形成以及发展的联系极其密切,是揭示人物心理历程的有力手段。发表在《福建文学》1993年第一期的小小说《流言》,刻画了一位在社会舆论中自我完善的女性。“舆论”自然是桃色绯闻,切切实实地冲着她来,异样的目光、鄙夷的举动压得作为好友的“我”坐卧不宁。而当事人的“她”全然不顾,我行我素,落落大方,以少女的坦荡清除了流言漫散的基础,以致于“我”乃至那些热衷传言的人们都认为“委屈”了主人公。小说最后揭开谜底,由主人公自供:他们说的事情都是真的,“但我只能装作不知道,否则,我只有去死了……”主人公无疑是生活的强者,她的坚强不表现在掩饰自己的过失,而在于暗流涌动地重塑美好形象,切实改变周围人们的评价。在其“不变”的外在形态背后,蕴涵着激烈的心理嬗变,——不难想象,在流言四起的当儿,在躲避瘟疫的歧视中,主人公既要整合自己的心理创伤,又要以“我本故然”的姿态出现,该有多么复杂痛苦的心理活动啊!我们赞叹主人公坚强性格的同时,也佩服小说这种不动声色的表现艺术。表面看来,这篇小说没有环境描写,通篇的故事叙述,描述的是主人公与环绕其身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小说对周围人们与事件的叙述描写,就是主人公的特定生存空间状写,是典型意义的生活环境。主人公的思想行为,正是凭借这一特定的环境而存在、发展与变化的。

我们强调特定艺术环境的社会现实意义,因为特定环境不只具有艺术欣赏的特殊意趣,更重要的是典型性格化的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思想行为,能够触发广大读者的共鸣。读者从小说描绘的具体场景中,不仅看到故事人物的行为方式,而且往往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反思自己,完善自己。典型意义中特殊性,不是与事件之外的人们毫无干系的独特,它总能让人从特殊中找到与自己有关的一般性来。假若作者描写的故事人物与场景,真的是与其他人们毫不相关的海外奇谈,读者就不会饶有兴致地去阅读小说了。正是这个原因,面前许多被称为“新写实”的小说,故事情节平平淡淡,环境描写酷似现实,一副风俗画,万般众生相,引得文学界高度评价。

强调作品的现实意义,不仅是它的时代政治色彩,主要在于社会人生意义。《生命》所展示的生活背景可以放到任何时代去,它的意义表现在作品所昭示的人类生命意义,所宣扬的顽强不息的求生拼搏精神。在人生道路上,死亡最容易,生存十分艰难,甚至诸多痛苦。但是,人们莫不舍其易而求其难,不取死而争取生,因为生的现实中“有许多很滋润很美丽的事情”在等待着人们,——不惟小说《生命》的主人公汤大。

总括而言,小说中的典型环境描写,就其特定的场景描绘来说,要做到精确无误,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就其与情节发展的关系来说,要做到景物与人物、与人物的心理活动吻合,给读者以情景交融的艺术美感;就其审美效果而论,要做到独特中见普遍,联类生发,让读者时时能够照见自己。

特定艺术空间的设置,需要有敏锐的发现,需要卓越的描摹与艺术的创造。

小说写作训练教程第五讲  精心研究结构

【范文】  一枚金戒指

应应只是不经意地往地上一瞥,眼睛便蓦地亮了起来。

墙的拐角处,静静地躺着一枚金戒指。像是一只抖动着金色翅膀的小精灵,振颤着一首金色的无声的歌。放在手掌上,爽爽的,沉沉的,飘飘的。哟,多么漂亮啊!

应应早就想买这么一枚了。小说写作训练教程第五讲:精心研究结构

她把金戒指锁进写字台的抽屉里,仿佛怕它飞了似的。然后,步态轻盈地去二楼办公室送材料。办公室的小吴和小张脸上有汗,正在翻箱倒柜地寻找什么。应应和小吴、小张都是年龄相仿的姑娘,就笑着问:“没有查卫生的呀,大扫除啊?”小吴和小张一脸严肃地说:“应应你别寻开心,我们心里怪别扭呢!梅姐昨天丢了一枚金戒指,刚买了才几天就丢了,24K金,顶上有个小花篮。梅姐最喜欢她这枚戒指了。”

应应没说,什么也没说。她自己也闹不清楚,当时她为什么什么也没有说。

刚一出门,应应就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一件事,可纠正已经来不及了。人有许多事就这么叫自己遗憾,有时一念之差做错了一件事,可再纠正已经晚了。因为一般人都缺乏这种勇气。当然,也不必否认这种勇气在现实生活中会到来相反的结果。所以,应应只好沉默。

又过了一天,小刘在应应的办公室说,昨天梅姐一进办公室,看见两个同事翻箱倒柜的情形。梅姐沉思片刻,说:“真对不起。晚上我一回家,就直奔梳妆台。你们猜,怎么着?那戒指正在首饰盒睡觉呢。瞧,我这是人没老,记性先老了。”

小刘说完,又补充一句:“这个梅姐呀!一枚戒指,弄得别人跟着一惊一乍的。”

应应听了没言语。办公室里还有别人,她可以不言语。应应头也不抬,专心致志地抄写着什么,权当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什么话也没有进入自己的耳朵。

应应再看那枚金戒指,金灿灿的光芒刺痛她的眼睛,也灼疼她的心。看不出做了母亲的梅姐,平时大大咧咧、乐乐呵呵的梅姐,却有着金子般的情愫。是啊,有什么比同伴间的信任更珍贵呢,黄金有价情无价。我应应呢?难道只值一枚金戒指?

以后的两天,应应和二楼办公室便多了许多工作上的联系。一回,办公室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应应不失时机地用微微颤抖的手,拉开梅姐的抽屉,把那枚金戒指连同自己的羞愧,一块儿夹在两叠材料之间。

第二天,梅姐的无名指又戴上了那枚漂亮的金戒指。应应说:“梅姐,你的戒指找到了?”

梅姐笑笑说:“都怪我这破记性,害得大家都牵挂着。这戒指压根儿就没掉过……”

应应想说,我掉过一枚金戒指,以后我不会再掉了。

作者/马月霞

在小说创作中,真正属于技巧性的东西,最能显示作家功底的要算是结构艺术了。作家有了对社会生活的真切体验,有了一种独特的人生感受,要进入具体的创造过程,就要精心研究结构的艺术了。

所谓结构,是指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作者依据对生活的认识,按照塑造形象和表现主题的需要,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把一些生活材料、人物、事件等等分别轻重主次,合情合理而又均匀地加以安排与组织,使之既符合生活规律又适应小说体裁的特殊要求,达到艺术的完整和谐。短篇小说被称为结构的艺术。作家剪去生活断面的技艺,集中体现着作家的智慧。俄国作家冈察洛夫说过:“单是一个结构,就可以耗尽作者的全部智力活动。” 寻求绝妙的结构形式,是一种艰难的艺术探索。冈察洛夫又说,完美结构的艺术创造“像喝干海水一样困难”。正因为这样,充满作者独特创造性劳动的形形色色结构形式,为小说的阅读与欣赏带来了瑰丽的色彩。

结构的创造总是要伴随着作者所表现的生活内容和作者的审美意趣而进行,而作为最终的物质形态出现于读者面前,小说结构更大程度地代表作者的审美结果。不论是哪一种形式的结构,都能为读者提供审美的对象,主题结构、情节结构、人物结构、情景结构、细节结构等等,切合艺术内容的结构方式将艺术内容表现得真切动人。

小说写作训练教程第五讲:精心研究结构我们选读的《一枚金戒指》以揭示人生哲理为宗旨,通过主人公心理变化的描写,说明比黄金更贵重的东西是人心。毫无疑问,在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的现实生活中,作品的主题意义积极,显示了作者干预社会、参与社会的强烈责任感。作者以明白无误的理念编织故事,首尾贯穿,纲举目张。作品在对比的框架中展开描写。先前,梅姐持有金戒指而应应没有,可以推知应应追求的心情。故事开端,应应捡的戒指,心情欣喜。故事发展,应应得知这是梅姐的心爱之物,且错过了物归其主的时机,得者不安,失主坦然,加重了应应的内。故事高潮,应应巧还戒指,梅姐自责,笑称“这戒指压根儿就没掉过”。故事结局,应应认为她得到戒指的时候,恰恰失去了一枚金戒指。作品让两个主要人物同时扮演真真假假的角色,真正丢失的反称没有丢失,真正得到了又说曾经失去过,——真与假反衬,得与失辩证,加强了作品主题的表达力度。在小说艺术境界中,物质的黄金是那样的轻淡,作为精神品格的黄金却是这般质重!确实,无论金戒指是否离开,梅姐身上从来没有失去什么,主人公应应经历了一场失而复得的灵魂涅槃。阅读这篇小说,处处可见作者精心提炼的人生哲理。这种以表现思想认识为主要目的的小说,结构的凝聚点在于一个明确的理念。故事情节的组织安排、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刻画,人际关系的纠葛与谐调,因主题需要而铺设,为主题深化而推进,神主万象,警示醒言。

小说结构的基本功,表现为情节的组织安排。我们在关于情节的论述中,已经阐明了情节与人物塑造、与主题表达的依存关系。作为过程描述的小说艺术,情节的设置与发展,历来是小说家构思活动的主要内容。在情节的组织安排上,我们可以从传统小说中得到借鉴。

第一,情节出奇制胜。好奇是人们的天性,出新是作家牵引读者视线的法宝。中国小说初始之谓“传奇”,即在于情节内容的有“奇”可传,“言传”动辄“无巧不成书”。故事新颖,情节惊险,结局意外,经典小说集中体现着这些传统的审美观念。传统,不等于腐朽。情节小说在当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大众流行小说。新奇的故事王国总有些许人间奥秘,出人意外的故事结局,往往令人在惊叹之余思索,万不可视编织故事为末流作家的雕虫小技。

第二,出奇难免有假,贵乎假中见真。严格说来,一切小说故事都是假的,搬照生活事实绝对写不成小说。就以《一枚金戒指》来说,应应拣金戒指的故事不可以当真;即使确有其事,也未必有作者描写的这样过程。我们完全可以推想,作者是为了揭示他所推崇的理念,随心所欲编造出来的这一段“生活的幸运事”。由于合乎社会公众赞美的道德情操,读者便不去追究事件的真伪,而是照着新鲜故事的脉络,去体会人物思想行为的合情合理,最后达到与作者共识的意趣。古典文学中的神话故事、寓言、志怪小说,作家刻意求假,假得稀奇而魅力无穷,表现出作家思想认识的美与真。

第三,情节合乎逻辑,绝对做到特定环境中的真实。化境可以虚拟,人物尽可以招手即来,一进入作品设置的围场,可就由不得作者随意摆布了。他们必须按照特定环境的规定,切合这里的实际而施展其威力。作家构思的全部职能,职能让笔下的人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环境的规定,完成人物性格与环境纠葛的价值选择。諶容的小说《减去十岁》,以一份子虚乌有的荒唐的红头文件为依据,惟妙惟肖地活画出一批芸芸众生的卑琐心态。十年“文革”噩梦结束之后,为了补救错误政治对人民群众的戕害,“中央”规定每个人都可以减去十岁,于是乎,退了休的老头子要返回工作岗位,即将离岗的来了劲儿,中年女子要寻回青春梅开二度,不能不严正抗议的是少年儿童,——减去十岁,他们就要返还到娘肚子里去。作品的构思巧妙,在超常思维的假定时空里,按照社会人生的实际逻辑,善意讽喻持有各种不满的人们,人生当有怨,岁月乃无情。

以人物为中轴组织故事情节,是小说家常用的法则。在这样的作品中,不追求事件的首尾完整,不追求矛盾高潮的出奇惊险,完全按照人物的性格逻辑取舍事件。事件众多,互不相接,且支离破碎,但都是主人公性格特征的支柱,是其性格形成、丰富、变化的历史构成。鲁迅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这方面典范。作家不是要告诉读者阿Q一生做了哪些事,而是告诉读者阿Q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人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命运。前面,我们把《一枚金戒指》归属于按主题要求而结构的范围,但在作品的内部构造上,它又是以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为中轴展开情节的,为其心理发展变化罗列人与事。

当代读者习惯认为,从以事件为中心到刻画人物性格为中心,是小说的一大进步。因为,形象大于思想,错综复杂的生活现象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需要多方位去评判;在文学艺术天地中,情大于理、大于法,诸多与法理相悖的事情,因其合情,要求人们从多方面思索并给予充分肯定。世间一切事物中,最富有说不清内情的也就是人,人是一部永远读不透的“天书”。小说以人物为中心组织情节,辐射面宽,表现力度大,因而形成的主题意蕴就丰富得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小说的概念与小说家的观念不断更新,小说结构艺术的武库也不断丰富。教诲不再是小说创作的唯一准则,猎奇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兴趣,典型性格的框架也难调众口,于是,富有创造禀赋的小说家就要不断寻找新的结构手段。契诃夫运用一个细节就可以构成一篇小说(《一个公务员之死》),果戈理用一件道具作为一篇小说的组织线索(《外套》),莫泊桑凭借一个突兀的结尾将一篇小说“点石成金”(《项链》)……各自成为小说艺术世界的璀璨明珠。当今文坛上,出现了诗化结构的意蕴小说,旨在状摩一种氛围情绪;耗散结构的写实小说,魂系无序,意在展示各色人等生存状态;块状结构的文化小说,忠实于本原,全力揭示人类的强大生命力……这些具有前卫先锋意义的结构样式,不断刷新小说面貌。小说写作训练教程第五讲:精心研究结构

每一篇小说的创作都是一种创造,结构形态不应重复。优秀作品以它的成功表达赢得读者承认,集相近以成为模式。从创作角度讲,模式一经建立,就同时宣告其生命的结束。就训练实践而言,各种模式恰恰是学习的典范,具有不朽的参考借鉴价值。熟悉规律才能掌握规律,合乎规律才能开始艺术创新。在形形色色的艺术创造成果中,有心的人总会发现各种经典作品的影子,却又很难指出它套用了哪一种模式。初学写作的人们,少不了模仿借鉴前人的结构经验,然后才有条件进行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创造。我们强调基本功的重要,主张学习者先了解基本的结构方法,而不是一开始就去效法新奇的结构手段。

小说写作训练教程第六讲  开掘生活的诗意

【范文】  黄手绢

枚枚是个16岁女孩子,初中二年级学生。

春暖花开的时候,她们学校来了十几个师范大学的实习生。其中一个男生,教枚枚这个班的语文。那男生也就是二十来岁,戴一副近视眼镜,文质彬彬的,名字就叫张彬。第一堂课的时候,他自我介绍说:“我叫张彬,弓长张,文质彬彬的彬。”说完,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字“张彬”。班里有人在笑,一笑,张彬的脸就红了。枚枚有些不满,心里说,笑什么呀,你上去讲讲试试!

枚枚也说不清楚,她为什么会对那些发笑的同学不满。

张彬说话有些结巴,讲课的时候,常常“这个这个”。课后,有人提说张彬,不叫他张彬老师,而叫他“这个这个”。

枚枚就可怜起这个叫张彬的大学生了。心里就想,有话直接说嘛,干吗“这个这个”的!

后来,枚枚悄悄地写了个纸条,提醒张彬讲课的时候,不要再“这个这个”。晚自习中,枚枚溜出教室,偷偷把那纸条塞到张彬老师的门缝下边。第二天,张彬老师又来上课,从头至尾没有“这个这个”。为此,枚枚心里高兴了好几天。

小说写作训练教程第六讲:开掘生活的诗意张彬还有一个毛病,讲课的时候,眼镜老爱往鼻尖上滑。因此,常常要伸出一个指头,将眼镜往上推一推。他自己没意识到这一点,同学们注意到了。下课的时候,就有人借了别人的眼镜,故意往鼻尖上戴,走到讲台上,伸出一个指头往上推,弄得班里的学生哈哈大笑。

枚枚又写了一张纸条,又是上晚自习的时候悄悄溜出去,偷偷地塞到张彬老师的门缝下边。第二天,张彬再来上课的时候,眼镜果然不再往鼻尖上滑了。为此,枚枚心里有高兴了好几天。

张彬讲课的时候还爱出汗。他爱激动,一激动就出汗。有一回,他本来是掏手绢擦汗的,掏来掏去,掏出来一小卷卫生纸。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张彬老师自己也搞得红了脸。

枚枚很伤心:“你这个人啊,咋能这么粗心呢?明明知道自己爱出汗,干吗不准备一条手绢呢?难道连一条手绢都没有吗?”想到这里,枚枚就跑到商店,买了一条黄手绢,用纸包好,趁没人的时候,往张彬老师的门缝塞了进去。

再上课的时候,枚枚就观察张彬老师,是否使用了那条黄手绢。

没有。一连几天,枚枚没见他从口袋掏手绢。有一回,张彬老师倒是掏出手绢擦汗了,可那是白手绢,上面还有几朵红色的小花。很显然,不是枚枚买的那一条。为此,枚枚伤心了好几天。

可是,枚枚坚信,那条黄手绢张彬老师一定是收到了的。难道塞到门缝里的手绢,自己长了腿再跑出来不成?难道那条黄手绢被小老鼠拉跑了不成?想到这里,枚枚忍不住笑了起来。

枚枚虽然这样地关心着张彬老师,可她不愿意让任何人知道这一点儿,包括张彬老师本人,也不愿意让他知道。枚枚只是在心里暗暗地喜欢着张彬老师。她觉得喜欢哪一个人,完全是她一个人的事情,与别的任何人无关,甚至连那个被她喜欢的人也无权过问。枚枚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就是这样想的。不仅如此,枚枚还要装出一副对张彬不感兴趣的样子,路上遇到张彬老师的时候,头一勾就过去了,连句话都不跟他说。上课的时候,也总是低着头,很少正眼去看他。不像有的女孩子,常常嘻嘻哈哈地和张彬老师开玩笑,弄得张彬老师脸红红的,挺尴尬的样子。

但是,枚枚的秘密还是被发现了,那个发现枚枚秘密的人,就是张彬老师。一天的课外活动,枚枚正要往图书室去借书,被张彬老师叫住。张彬老师要她到他的宿舍去一下。枚枚如一只温顺的小绵羊,跟在张彬老师后面走,心里如打鼓一样咚咚跳。

进了门,张彬老师先给她倒了一杯水,接着让她坐下来。枚枚不安,就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张彬老师笑笑,从抽屉拿出两张小纸条,放到桌子上,说:“枚枚同学,这两张条子是你写的吧?”

枚枚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张彬老师笑笑,说:“我对了你的作文本,才断定这两个条子都是你写的。”

枚枚低了头,一句话也说不出。

张彬老师又拉开抽屉,拿出一个白纸包,递到枚枚面前,说:“这条黄手绢,也是你送的吧?”

枚枚怕得要死,觉得浑身的热血都在朝脸上涌。

张彬老师说:“作为老师,随便接受学生的礼物是不恰当的。”

枚枚觉得自己几乎要哭出来了。

张彬老师就说:“枚枚同学,我感谢你!非常感谢你!”

停了一下,张彬老师又说:“你回去吧!”

枚枚听到张彬老师这样说,一把抓过桌子上的纸包,扭头就往外走,如一头放归山林的小鹿。

后来,大学生实习结束。离校那天,接他们的一辆大轿车开进了学校。枚枚老远看见,一个女大学生从车上跳下来,大声喊着张彬的名字,跑到张彬老师面前亲亲热热和他说笑,还伸出指头点了张彬老师的眉头。

那天课外活动的时候,枚枚一个人躲到校外的小树林里想心事。

想着想着,枚枚就掏出那条黄手绢来看。

看着看着,枚枚的眼泪就溜了出来……

(作者/王奎山)

情节、性格和环绕人物性格的典型环境是小说的三大要素,它们之间的谐调关系与艺术构成是小说的外部形态。但是,真的要写一篇小说,首先要考虑的是选取什么样的事物作为描写对象。就作者来说,什么原因激起自己的创造欲望,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呢?这不能不使我们特别强调创作主题的至关重要。

小说写作技巧,很大程度是作者认识生活与剪辑生活的技能。作者在认识生活的过程中,发掘到了生活表层看不到的东西——生活的诗意。罗丹说,“艺术是锻炼人自己了解世界并使别人了解世界”。小说家的禀赋,促使他把自己的独特感受传递给更多的人们。说到生活诗意,不能不使我们首先想到美好。用罗丹的话说,美到处存在,现实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关键在于怎么样用心用意地去发现她、保护她、进一步发展她,因为人们往往在不经意地忽视她、冷落她、扼杀她。小说写作训练教程第六讲:开掘生活的诗意

我们选读的这篇《黄手绢》是一个很动人的美好故事,在师范生张彬的实习过程中,16岁的女学生枚枚处处给予关照,使之圆满完成了初为人师的跨越。小说从主人公的青春心理入笔,从纯洁的少女之情出发,很有层次地描写了人物的思想行动。少男少女的性别差异,枚枚自然要把袒护张彬的行为,当作内心的私密而进行;尊师尽心,又使这个青春少女将友爱揉做一团来品尝,因而出现了她手执黄手绢委屈流泪的稚态……作者巧妙地打了一个爱情与友情的擦边球,生动描绘出主人公“我本善良”的性格特点。读完小说,没有谁会责怪枚枚的想入非非,读者的审美意趣必然落向人人互助的和谐相亲这一美好情愫上来。

美好的东西之所以珍贵,往往在于它的不容易被人们一目了然,时常被各种原因造成的误会掩盖着。但是,只要不是恶意敌视的态度,所有误会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矛盾的转折而烟消云散。就《黄手绢》故事而言,我们不可能要求16岁的中学生枚枚接到原封退回的手绢而无动于衷,应该给她理顺自己情感的时间,也要给各种场合中暂时未分清是非的人们以宽容与等待。因为,差别是客观的存在,美的价值就是在差别中彰显出来的。另有一篇题目就是《老师和学生的故事》,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好事,被世俗者搅和成避之不及的“麻辣烫”。谁不希望自己的女儿生长得漂漂亮亮的?谁又会想到漂亮的女学生不招人欢迎呢!小说讲述的就是这样的天方夜谭,而且有不太容易驳倒的理由:一怕这么美丽的女学生招惹流言蜚语,二怕这样的些金枝玉叶不刻苦努力。没错,这确乎公知公用的“不稳定”因素,更要命的是这个转校生的学业不过硬,必须有老师为之“开小灶”。怎么办,总不能因此将这些天生丽质的中学生,拒之学校大门之外吧?两难之间,该由哪位老师来承担呢?小说中的老师是好老师,学生也不是坏学生,一切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这位老师的表现是:社会上的闲言碎语置之度外,妻子与自己的逗嘴充耳不闻;与女学生交谈,自然促膝;补习功课,不嫌更深夜晚;师生情感,日益深厚……细雨润物,成绩卓然。人们终于发现,教师与这个女孩儿的故事并不浪漫。真的不浪漫就不简单等于“思无邪”的不浪漫,而直接等于这位老师的无私高尚、丹心可照,直接等于其光彩照人、可钦可敬了。至此,一个崇高的教师形象便巍然屹立在读者心目中。

生活的逻辑就是这样,艺术的表达效果也是如此。误会法之常用,类似于“木因丛林以秀拔,荷借污泥而高洁”,只有经过艰难的辨识过程,人们才能更加珍惜美好的东西。譬如现实生活中的鉴宝,宝物自身价值几何仅其一,其辗转曲折的失而复得,往往使之身价倍增。又譬如爱情,“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固然美妙,但给予你的不过是惊喜,谁能保证不发生“始乱终弃”的悲剧呢?容颜易逝、审美疲劳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过程缺失,缺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一波三折。小说写作训练教程第六讲:开掘生活的诗意

生活的诗意具有多姿多采的丰富美。由于来自生活,必然具有抽象概念不能包括的复杂性。复杂性也是一种美,一种征服社会实际矛盾之后的成果。较之单纯,生活的多味豆更耐咀嚼,使人回味无穷。《黄手绢》这篇小说读来亲切,在于作者小心翼翼地采撷来自校园生活的真实一叶。作者不是为阐释一个概念去编写故事,而是真真切切、绘声绘色地摹写出女学生的心理状态。不是简单地告诉读者是与非,而是完完整整地将生活事实展现出来。我们读到的是故事,触摸到的是生活,品味到的是人情。下笔基点找的准,情节描写显得真。受生活实际规律指使,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描写得天真可爱。在这位可爱的主人公面前,如若推波助澜,演绎出一个爱情故事则沦入俗套;过于清醒的青春期教育又显得苍白无力。艺术与生活一源,生活中尚未发生的故事,主人公有待成熟后的自我选择,作家没有必要越俎代庖,信手指派。读者自会玩赏《黄手绢》的韵味。

我们是从创作主题的要求界定生活诗意的概念的。诗意,表现为作家个人对社会人生的全新感知,表现为作家与审美对象的息息相通。托尔斯泰在《什么是艺术》一书指出:“诗意、模仿、惊心动魄、有趣,这在艺术作品中都能看到,但它们不能代替艺术的重要性:艺术家亲身体验过的感情。”也就是说,作为认知社会生活的结果而转化为作品的表现主题,作为表达主题而精心选取并严格遵循的创作方法,作为构思作品而成功设置的情节结构,以及作为充满生活情趣的艺术描写等等固然重要,更为重要的则是来自亲身体验的作家感情,支配一切创造思维活动的感情倾向。也就是马克思说的,“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中肯定自己”。小说写作训练教程第六讲:开掘生活的诗意小说《黄手绢》表达的主题真、情趣美,与作者刻意追求“生活味”分不开。作者熟悉生活,体味生活,感知生活,酿成了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的人的特殊思想感情,并以这种特殊感情完成对作品的创造。作者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注入自己的审美倾向,作品的思想意义又必然加强。

我们不赞成初学写作者钻入模糊主题的小说写作训练。作为艺术作品,不能没有思想倾向,总要给读者一些什么。某些自我标榜的无主题小说其实仍有主题,只不过表现为主题的多元化或者模糊状态罢了。真正美学意义的模糊主题,能够通过一定的审美手段,获得更加透彻、更加清晰地认识事物的效果。无疑,这是一种复杂的艺术手法。初学写作者的便当途径,是对基本手法的熟悉与掌握。有了一定的积累,才可能从事复杂的艺术探求。

小说写作训练教程【终结篇】

【范文】不幸的人

空旷寂寥的房间静谧得令人窒息。黄昏的太阳伸出长长的舌头舔着身上的棉被。空洞滞涩的目光握着窗外几只栖息在枯干上的瑟瑟发抖的灰色小鸟。你多么渴望找一个人倒倒心里蓄满的苦水,可又能向谁倾诉?父母上班,姐弟上学,连给你往面前端饭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你感觉这不是在温暖的屋里而是在冰冷的坟墓里独自啜品人生的苦酒。

你长长地叹息一声,翻了翻身,看见了床头柜上的一本小说。那是昨天你闷得要死跟父亲要书看,父亲拿来的,一直没有看。你拿起来只看了封面,便懊丧地扔回原处。你讨厌这书的名字:《你过得比我好》。你恨屋及乌更讨厌这本书的作者,肯定是个无病呻吟百无聊赖的家伙。一个瘫痪在床的人,就像鸟儿失去翅膀,也过得比你好吗?!不知不觉你又昏昏沉沉踏入梦境。梦里你长一双翅膀,在无垠的天空自由自在地翱翔……

可是,你的美梦被打断了。睁开眼,原来是爸爸在叫你。

“虹虹,我打听到一个骨治专家,我带你去看看好吗?”爸爸说。

“许多大医院都不能治,他能行?”

“万一行呢!”

有病乱投医,你还是去了。

车在一幢旧楼下停住,爸爸搀扶着你爬到二楼,揿响东户的门铃,一位花甲之年的老人开了门。

爸爸说:“我把虹虹带来啦。”

老人和蔼可亲地说:“快进,快进。”

进客厅落座不久,你迫不及待地说:“伯伯,你看看我的腿吧!”

老人笑笑,指着南面一个房间:“医生在里边。”

爸爸把你扶进去坐下,就出去了。床上的一个人使你大吃一惊,蜷曲着正嘴衔笔写东西,床里面竟也有一本你最讨厌的那本小说。见你来了,她把嘴里的笔放下。

“你喜欢它?”你指指那本小说。

“那是我写的。”她脸上流着笑说。

你惊讶得差点儿跌倒。

“听你爸爸说,你失去一条腿,就认为自己是个不幸儿,悲观失望,看破红尘,吃安眠药,割血管,绝食,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你以为你不幸,其实有的人比你还不幸。只不过有的人把不幸写在脸上,有的人把不幸埋在心里;有的人将不幸当作绳子勒在脖子上,有的人将不幸踩在脚下;有的人成了不幸的牺牲品,有的人成了不幸的幸运者……”小说写作训练教程【终结篇】

她的话如清冽的甘泉淌进你麻木荒芜的心田,你的脸微微发烧。

是的,她赠你一本签名小说,还在扉页上写道:“衡量一个人不幸与幸运,并不在于他(她)四肢健全,身体健康;而在于是否有作为。生命只有一次,一个健康的人却碌碌无为,才是最大的不幸!”

你决定回去要好好读读这本小说。

(作者/马新亭)

眼睛是人的心灵之窗,艺术视角是小说家的世界之窗。小说反映社会生活、刻画人物典型、表现社会情绪等等,只能通过对有限的生活空间进行极其有限的选择与再现。“很看成岭侧成峰”,观察角度不同,进入人们视野的客观事物,呈现出来的情景自然不同。小说视觉可以分为两部分来讲,一是贯穿于总体构思过程的审美艺术,二是体现于叙事艺术中的具体描述。前者在论述结构、提炼主题的前两讲中已经或多或少地涉及,这里集中讨论表现为写作过程的叙事与描绘的着眼点。

英国作家帕西·路伯克在其《小说技巧论》中认为,“小说写作技巧中最复杂的问题,在于对叙事观点——即叙事者与故事的关系——的运用”。具体到一篇作品,首先要明确谁是小说故事的叙述者。从整体说,首先要确定叙述者的人称。我国传统小说大量运用全知叙述,叙述者不仅了解小说里全部细节的发展,而且了解所有人物的心理动态。正如鲁迅《怎么写》一文所说,就连“两人密语,绝不肯泄,又不为第三人所闻”的情况,叙述者通通知道。根据我们的阅读经验,第二个人都无法知道的个人内心最隐秘的思想,甚至当事人都不知所然的思想行为,叙述者也照样洞察秋毫。这种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运用第三人称讲述故事,等于叙述人支配一切。凡属情节发展需要,凡属气氛渲染、心理描写需要,万物万象招手即来挥之即去。这种便当的方式,容易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被广泛使用。第一人称自述,打破全知优越地位,叙述者由故事局外人变作具体的当事人,叙述的范围必然遵循视角的严格限定。第一人称的运用,变讲述他人故事为自述经历,缩短了讲述者与接受者的心理距离,容易产生真切感。同时,由于是自述的方式,又为展示主人公的内心情感提供了方便。回忆阅读经验,我们很容易看到,许多采用第一人称的小说具有感情描写细腻、读来真切感人的优点。

小说写作训练教程【终结篇】阅历较浅的读者,往往把第一人称的“我”认作小说作者。这除了艺术表现力的成功以外,还因为读者忘记了第一人称叙述的基本含义。当然,自传体第一人称叙述可以就是本人“我”的出现,但更多情形是作者借用故事当事人,移身于当事人,用当事人的眼光窥视世界,用当事人的情绪评价环境,用当事人的心态描述悲欢离合故事。小说家不肯和盘“出卖”自己,即便真正在叙述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也常常在玩技巧。《高玉宝》用的就是第三人称。

第二人称“你”的叙述方式很少采用,这与对小说概念的理解和实际运用困难有关。小说摇篮时期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志怪传说,以及后来的巷闾平话,以奇相传,怡情相娱,自然用不上“你”的叙述,甚至少见“我”的自述。第二人称叙述,是伴随着小说抒情成分的强化而出现的。第二人称与第一、第三人称的显著差异,就在于其强烈的感情倾向。一个“你”字,让读者面对一个特别亲切的朋友,彼此间有着极多的关于往事的反思。一个“你”字,仿佛让读者听到了某种难以抗拒的“命令”,人物的种种心态都在一种最自然的情景中,获得完全的裸露与展开。由于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作品所描写的一切,都给读者留下了相当强烈的印象。

我们选取的范文《不幸的人》,使用的就是第二人称叙述。小说描写的对象是残疾女虹虹,表达的主题是做一个“不幸的幸运者”。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篇小说,看做作者与主人公虹虹进行的一段人生回忆。失去一条腿,同时也就永远失去了常人的行动自由。肢体失衡,破坏了心态平衡,从寂寥到失望,到绝望轻生,到不相信一切,主人公确实是不幸的。这样的题材用第三人称局外人的静观讲述,难以达到动情于衷的效果。运用第一人称“我”的自传叙述,弄不好要有自我夸耀的嫌隙。这里采取叙述人与当事人共同追忆的方式,言者有意,讲过程,一板一眼,入情合理;闻者不语,抚往事,一章一节,萦魂牵魄。与其说二人话旧,毋宁是警世骇俗,——普天之下,芸芸众生,顺意者难有一二,自感不幸十之八九。看一看虹虹经历,读一读“她”用嘴衔笔写就的小说《你过得比我好》,芸芸众生“不幸”老调可以休矣!读完《不幸的人》,作品中主人公的“你”,自然转化为读者自身的“我”了。

刘心武在《同文学青年对话》中写道:“用‘你’的称谓写小说,似乎技巧又有特殊之处。我以为,关键在于作者能不能通过与‘你’的对话,揭示出能沟通读者心灵的东西,从而争取读者哪怕在刹那间,把自己混同于作品中的‘你’。”刘心武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第二人称叙述作用的问题。

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文学艺术,它所要讲述的绝非简单的一人一事。它所要叙述的,可以是整个世界,以及人的“内心之事”。面对如此丰富的大千世界,在小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叙述的完美,其中包括不断选择各种视角,不断探索各种叙事人称的长处与不足。各种叙述人称的选择,不仅表现于一篇作品的整体结构,在总体叙述的人称运用规定下,也可以不断变换角度,随时更换讲述或描写的角度。

在以第三人称叙述的作品中,整体叙述是故事叙述人的视角。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描述,往往选择不同当事人的境遇,转换角度进行描述。例如古典白话小说《水浒》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中的酒店一段:

忽一日,李小二在店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来。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随后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李小二入来问道:“可要吃酒?”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小二道:“且收房柜上,取三四瓶好酒来,客到时,果品酒馔只管将来,不必多问。”

金圣叹对这段描写批道:“‘看时’二字最妙,是李小二眼中事。”李小二凭他的阅历,发现这两个人物非同一般。他们行动诡谲,谈话吞吞吐吐,摆出一副拒人门外的架势。尤其这两个专门请来牢房管营、差拨,却又并不相识,后来说话中冒出“高太尉”三个字,更引起李小二警觉。小说这样写来,叙事富于变化,艺术张力明显增大。至于第三人称叙述中,采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环境描写、心理刻画、人物对话等等,更是随处可见。

我们选取的小小说《不幸的人》,在通篇第二人称的叙述中,开头一段的景物描写以及心理刻画,便是第一人称虹虹“我”的视角。随着情节展开,“你”被爸爸带往一幢旧楼,实际上是第三人称的说法,而结尾又回到了第二人称“你”。如此多变的转换,为阅读带来了活泼的效应,为表达提供了灵活条件,更为主题的渲染增添了合力。因此,我们可以说,角度的精心选择并富有变化,是加强艺术表现力的综合手段。小说写作训练教程【终结篇】

观察社会生活,提炼作品主题,为了攫取某一特定审美意蕴,艺术视角有其唯一的最佳选择。作为多样化的叙述方式,不同的作品内容需要与之适应的叙述角度。我们曾经做过各种人称叙述的便当与限制的归纳,认为第三人称有利于故事编织,第一人称长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富有切近感染力,不过是突出特征的简单方法。事实上,各种视角叙述,没有高低上下之分。作为表现方式,各种方法都被有才华的小说家巧妙运用,并创作出各领风骚的卓越篇章。英国小说理论家福斯特告诫我们:叙事观点(角度)并不比协调人物之间的关系更重要,小说家必须激励我们这些读者看下去,这才是至关要紧的。


写作训练

本文来源:https://www.hywsbj.com/buwangchuxin/54886/

《写作文章训练材料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推荐
    • 党建与业务融合存在不足的表现范文六篇

      不足是汉语词汇,读作bùzú,指不充足,不够,满足不了需要,缺少或没有,少于,不到等。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党建与业务融合存在不足的表现范文六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三个白皮书发声亮剑范文(通用6篇)

      发声亮剑是维护自己权益和利益、表达自己意见和观点、寻找志同道合者的重要方式。在当前社会中,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自信和勇气,将自己的理念和主张表达出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个白皮书发声亮剑范文(通用6篇),欢迎

    • 谈话人对谈话对象提出的意见建议6篇

      意见是指对某件事或某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或不满意的地方,而建议则是对不满意的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解决方案,希望向这个方面发展或改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谈话人对谈话对象提出的意见建议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关于文明家庭主要事迹500字【六篇】

      文明,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文明家庭主要事迹500字【六篇

    • 党支部抓好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六篇】

      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在社会基层单位中发挥核心作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党支部抓好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

    • 党员个人自查问题及整改措施【6篇】

      党员,即政党的成员,是赞同某党的纲领和政策、遵守党章、自愿加入该党的成员。党员是构成政党的基石和细胞。党员的数量决定政党的规模和群众基础,党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政党的水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党员个人

    • 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六篇

      整改措施是指在发现问题或不足后,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和策略,以解决问题、改进现状防止问题再次发生。措施通常包括制定计划、分配资源、培训员工、修改流程等。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的问题及整改

    • 巡察整改表态发言范文(通用6篇)

      发言稿是参加会议者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发言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质等来划分,是演讲上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巡察整改表态发言范文(通用